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是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登山线路出发点与山顶之间最大温差不超过____________℃。该登山线路总长度约为_____(选择填空)。
A.10千米 B.16千米 C.30千米 D.38千米
(2)图中B、D两条河流,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_河,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较为缺乏适合修建水库的地点,请简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航运起讫点_________(以南或以北)河段因航运条件差,不适于行船。
(4)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试从地形方面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5)如果人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路线中最佳的是_________。
(6)该地区山林茂密,山麓代表性植被是_________。

(1)图中登山线路出发点与山顶之间最大温差不超过____________℃。该登山线路总长度约为_____(选择填空)。
A.10千米 B.16千米 C.30千米 D.38千米
(2)图中B、D两条河流,水流较湍急的是_____河,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较为缺乏适合修建水库的地点,请简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航运起讫点_________(以南或以北)河段因航运条件差,不适于行船。
(4)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试从地形方面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5)如果人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路线中最佳的是_________。
(6)该地区山林茂密,山麓代表性植被是_________。
2.
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
(2)比较②③两地自然带的类型,并解释②地自然带的形成原因。
(3)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 (共15题)
4.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P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P区域所在的地区位于
【小题3】图中a、b、c、d四段长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P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P区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 B.P区域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
C.P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 D.P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
A.欧洲 | B.非洲 | C.太平洋 | D.北美洲 |
A.a<c<b=d | B.c>a<d<b | C.b>d>a>c | D.d=b>a=c |
6.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小题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小题1】如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A.山脊、山谷 | B.山脊、山脊 | C.山谷、山脊 | D.山谷、山谷 |
7.
下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中海地区冬雨率较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小题2】图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

【小题1】地中海地区冬雨率较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洋流 | C.地形 | D.大气环流 |
A.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 | B.罗马的冬雨率与巴塞罗那相同 |
C.图中四城市中冬雨率最高的是雅典 | D.地中海海域的冬雨率在30%—40%之间 |
8.
读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B处陡崖的顶部与④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60米 B. 90米 C. 100米 D. 150米【小题2】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瀑布长时期侵蚀而成,该湖泊可能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小题3】当地村民发现图示地区山青水秀,特别是每到夏季云雾缭绕。于是在甲、乙两个地方发展了农家乐,但每到冬季,就发现乙农家乐生意冷淡,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A.乙农家乐降雨较多,湿冷,客人不愿意来
B.乙农家乐冬季光照条件不好,餐饮环境阴冷、光线阴暗,客人不愿意来
C.乙所在地坡度较陡,视线不好,不利于欣赏风景
D.乙农家容易受到泥石流的影响,客人不愿意来

【小题1】B处陡崖的顶部与④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60米 B. 90米 C. 100米 D. 150米【小题2】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瀑布长时期侵蚀而成,该湖泊可能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小题3】当地村民发现图示地区山青水秀,特别是每到夏季云雾缭绕。于是在甲、乙两个地方发展了农家乐,但每到冬季,就发现乙农家乐生意冷淡,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A.乙农家乐降雨较多,湿冷,客人不愿意来
B.乙农家乐冬季光照条件不好,餐饮环境阴冷、光线阴暗,客人不愿意来
C.乙所在地坡度较陡,视线不好,不利于欣赏风景
D.乙农家容易受到泥石流的影响,客人不愿意来
9.
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林木受冻裂灾害最重处与图中海拔最高处的高差最接近
冻裂是指林木向阳面受冬季昼夜气温剧变致使树干纵向冻裂。在高寒地区的疏林地受害更重。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可降低产量和品质。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题。

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林木受冻裂灾害最重处与图中海拔最高处的高差最接近
A.200米 | B.300米 | C.400米 | D.450米 |
10.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洞里萨河的流向随季节变化发生改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提供的气候资料,判断洞里萨湖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小题2】洞里萨河的流向往北时可能出现的月份为

【小题1】结合提供的气候资料,判断洞里萨湖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热带草原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A.10月至次年6月 | B.5—9月 | C.9—12月 | D.3—6月 |
11.
读图和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甲岛屿西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影响图乙岛屿西部1月降水多于东部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1】影响图甲岛屿西部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暖流增温 | B.寒流降温 | C.山脉阻挡 | D.太阳辐射 |
A.暖流增温 | B.地处沿海 | C.冬季风迎风坡 | D.夏季风迎风坡 |
12.
读两岛屿位置与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两岛气候的叙述,正确是

【小题1】关于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岛附近洋流流向相同 | B.两岛附近洋流流向相反 |
C.甲岛地势西高东低 | D.乙岛屿地势西高东低 |
A.甲岛东部有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较多 | B.两岛7月份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 |
C.两岛7月份受东南风的影响,降水丰富 | D.乙岛河流流向多从西往东流 |
14.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表格,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小题2】下列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小题3】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
【小题4】就国土面积而言,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有()

【小题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加拿大 | B.美国 | C.埃及 | D.印度 |
A.美国 | B.荷兰 | C.孟加拉国 | D.加拿大 |
A.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 | B.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 |
C.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 | D.中、印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 |
A.日本、埃及 | B.中国、印度 |
C.美国、加拿大 | D.孟加拉国、美国 |
15.
下列关于人口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
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
C.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人口稠密,集中了占世界总人口90%以上的人口 |
D.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 |
16.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速度在各地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 |
B.世界上人口增长状况,通常用出生率来表示 |
C.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非洲和欧洲 |
D.人口增长速度是逐渐加快的,预计到22世纪初,人口将停止增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