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东北地区农业布局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三大农业区域的划分依据:_____、地貌、植被和_____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_______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_____平原,B______平原,C_______平原;作物主要有_____、大豆、小麦、水稻等。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 ______,E______,F________。

(1)三大农业区域的划分依据:_____、地貌、植被和_____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_______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_____平原,B______平原,C_______平原;作物主要有_____、大豆、小麦、水稻等。②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 ______,E______,F________。
2.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英国《晚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治理沙漠化运动取得历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每年减少1 717平方公里,估计中国有53万平方公里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复。
材料二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_________ (省区),试列举其自然地理分界线(至少两点)?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形成原因?
(3)C地区荒漠化形成原因是什么?
(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英国《晚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治理沙漠化运动取得历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每年减少1 717平方公里,估计中国有53万平方公里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复。
材料二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_________ (省区),试列举其自然地理分界线(至少两点)?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形成原因?
(3)C地区荒漠化形成原因是什么?
(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3.
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森林破坏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说出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破坏后对当地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
蒸腾和蒸发作用________;大气降水___________;下渗___________;地表径流_______;地下径流___________。


(1)森林破坏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说出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破坏后对当地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影响。
蒸腾和蒸发作用________;大气降水___________;下渗___________;地表径流_______;地下径流___________。
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罗讷河水能开发时多采用“低坝、小库、多级”模式,与高坝相比,你认为该流域修建低坝的原因?
(2)简析罗讷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法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罗讷河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罗讷河生活着大量的鲑鱼(溯河洄游鱼类),两岸约有200万人,农业发达。罗讷河流域是法国重要商品农业区,目前已形成北部粮食、奶制品和牛肉,南部葡萄酒、蔬菜、橄榄油的产业格局,每年向世界大量出口各类优质农产品及其相关制品。


(1)罗讷河水能开发时多采用“低坝、小库、多级”模式,与高坝相比,你认为该流域修建低坝的原因?
(2)简析罗讷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法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 (共13题)
5.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小题2】符合图中信息的是( )

【小题1】图中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A.山峰 | B.山谷 | C.陡崖 | D.鞍部 |
A.图中最高山峰南坡比北坡陡 | B.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
C.EF段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北向西南 | D.两座山峰的实际水平距离是150米 |
8.

【小题1】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
【小题2】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84 cm,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
A.2∶N 1∶2N | B.1∶2N 2∶N | C.2∶N 4∶N | D.1∶2N 1∶4N |
A.1∶3 000 000 | B.1∶30 000 000 | C.1∶300 000 | D.1∶30 000 |
10.
水是地理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水量的多少及水的空间分布状态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读下面两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桥下流水潺潺,两岸院墙斑驳,一叶轻舟,徜徉在小河之上;听一曲吴歌小调,与身着蓝印花布的船娘聊聊家常,江南古镇的独特韵味悄悄流淌……结合材料和上左图,该景观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小题2】上右图为“我国某地的景观图”。该图所在省级行政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下列关于该河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河道形成“井”字形,有河有街必有桥,因桥成市,因桥成街,桥桥相望,桥桥相连……桥下流水潺潺,两岸院墙斑驳,一叶轻舟,徜徉在小河之上;听一曲吴歌小调,与身着蓝印花布的船娘聊聊家常,江南古镇的独特韵味悄悄流淌……结合材料和上左图,该景观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黄淮海平原 | B.三江平原 | C.长江三角洲 | D.成都平原 |
A.河网密集,支流少 |
B.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导致流量季节变化大 |
C.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
D.其水文特征与尼罗河相似 |
11.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小题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
12.
2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新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已达72个。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该图是 “我国华北地区某资源型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小题1】据图推断该城市附近所具有的主要优势资源是
【小题2】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市所在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措施中不适当的是
该图是 “我国华北地区某资源型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小题1】据图推断该城市附近所具有的主要优势资源是
A.煤炭 | B.铁矿 |
C.石油 | D.天然气 |
A.开发利用废矿资源 | B.开发可替代能源 | C.积极发展非矿产业 | D.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 |
13.
读我国1825年和1958年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①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④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
【小题2】洞庭湖面积萎缩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 )

【小题1】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
①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②围湖造田
③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 ④人口激增,对土地需求增加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 B.沙漠化面积扩大 |
C.农作物单产上升 | D.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
14.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对航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暖温带地区,气候温暖如春 | B.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
C.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较少 | D.春秋季节多降水,冬夏季节降水较少 |
A.水坝的修建隔断了河流,不利于通航 |
B.水坝的修建使河流水位保持平稳,有利于通航 |
C.梯级开发使田纳西河可通过航运到达美国本土所有州 |
D.梯级开发使通航里程增加,但使通航船只吨位下降 |
15.
读我国山西省引水工程示意图,回答15~17题。

【小题1】关于该工程生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
【小题3】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小题1】关于该工程生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施工大面积开挖地表,易造成水土流失 |
B.无助于解决受水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 |
C.加剧沿线地区的荒漠化程度 |
D.将导致沿线地区土壤盐碱化 |
A.西气东输 | B.西电东送 | C.水土保持 | D.南水北调 |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6.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11月中旬,我国北方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雨雪灾害,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北、陕西、新疆、宁夏等8省(区)近千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3S技术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次雨雪灾害,国家气象局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天气预报时的卫星云图主要是通过什么技术获得的( )A.RS | B.GIS | C.GPS | D.PTS |
17.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小题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小题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小题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 B.b | C.c | D.d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