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I为中美洲部分区域图。墨西哥城位于 19°N,海拔约 2250 米的盆地中,该市人口 2200 万, 每年 11 月至次年 4、5 月多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曾经是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材料二: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19日下午1时14分,,墨西哥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在首都墨西哥城以南120多公里处。包括首都墨西哥城在内的多个地区遭受重大损失。截至本报今日发稿时,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已升至248人。墨西哥处于地震多发地带,9月7日,该国近海刚发生8.2级强震,造成上百人死亡。
材料三:图II为图I中甲、乙两地的降水资料

(1)简析墨西哥易发生大地震的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3)简述墨西哥城易发生大气污染的原因。
(4)在答题卡上绘出墨西哥城(99°W,19°N)春分日至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并标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值。
材料一:图I为中美洲部分区域图。墨西哥城位于 19°N,海拔约 2250 米的盆地中,该市人口 2200 万, 每年 11 月至次年 4、5 月多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曾经是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材料二: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19日下午1时14分,,墨西哥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在首都墨西哥城以南120多公里处。包括首都墨西哥城在内的多个地区遭受重大损失。截至本报今日发稿时,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已升至248人。墨西哥处于地震多发地带,9月7日,该国近海刚发生8.2级强震,造成上百人死亡。
材料三:图II为图I中甲、乙两地的降水资料

(1)简析墨西哥易发生大地震的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降水特点的异同,并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3)简述墨西哥城易发生大气污染的原因。
(4)在答题卡上绘出墨西哥城(99°W,19°N)春分日至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曲线,并标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值。

2.单选题- (共4题)
2.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1平方千米的海滩上,常年聚集着8-10万头海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观,红色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小题1】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 B.高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丰富 |
C.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 D.寒暖流交汇,鱼类资源丰富 |
A.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
B.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 |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 |
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
3.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小题2】图中村落因多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小题1】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 050米 |
B.985米 |
C.915米 |
D.790米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4.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小题2】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纬度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