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图示季节最可能是________,试说明理由。
(2)指出A天气系统在沿海地区登陆前后可直接导致哪些自然灾害?
(3)阐释在B天气系统的影响下,未来几天内宁夏平原地区将会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
2016年1月,某科考队从下图中甲城市出发沿图中考察路线经高差较大的山地和较为平坦的高原到达乙地,历时17天。调查发现沿途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河流的浑浊度(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差异较大,沿途看到的生物物种数量较少,但在乙地附近发现大量的生物物种。

(1)简析图示地区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说出科考期间图中甲地河流浑浊度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乙地附近生物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20题)

【小题1】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 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 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小题2】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 夏季风逐年增强 B. 夏季风逐年减弱
C. 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 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小题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A.a=b=c=d | B.a>c>d>b |
C.b>d>c>a | D.c>b>a>d |
西班牙的耶罗岛(下图为“耶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 )
A.东南部 | B.东北部 | C.西北部 | D.西南部 |
A.受信风影响 | B.受副高影响 | C.受洋流影响 | D.受人类影响 |
A.信风 | B.西风 |
C.台风 | D.季风 |
A.亚洲东部 | B.北美西部 |
C.非洲南部 | D.澳大利亚 |
A.距海远 | B.雨天少 |
C.气温高 | D.海拔高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A.太阳辐射较弱 | B.气温较低 |
C.暖湿水汽充足 | D.风力较弱 |
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下图为“海绵城市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增加下渗量 | B.减少蒸发量 |
C.增加地表径流 | D.减少地下径流 |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小题1】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a | B.b |
C.c | D.d |
A.①—②河段 | B.②—③河段 |
C.③—④河段 | D.④—⑤河段 |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m |
B.底部海拔可能为11m |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
读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其中太阳辐射是其到达地面的部分,地球辐射指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进入宇宙空间的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可知( )
A.地球辐射的纬度变化比太阳辐射更剧烈 |
B.高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辐射多 |
C.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总量总体达到平衡 |
D.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随纬度升高而递减 |
A.海陆分布 | B.天气状态 |
C.地形地势 | D.洋流性质 |
为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划定了日期变更线。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日期钟,两条指针分别表示两条日界线,其短指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长指针随时刻同步转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 )
A.3时 | B.6时 | C.9时 | D.18时 |
A.P点 | B.Q点 | C.M点 | D.N点 |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谷地迄今尚未发现地热活动。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如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远高于0℃,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
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 |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
B.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

【小题1】若该气压系统形成于3月初,则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暴风雪 | B.沙尘暴 |
C.寒潮 | D.暴雨 |
A.东北部 | B.东部 |
C.南部 | D.西北部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航海家迪亚士1487年从葡萄牙探险至非洲最南端,航行路线如甲图所示,途中经过①②③④四地,其中某地年降水特征如乙图所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①地至④地的航行过程中( )
A.一直顺水 | B.一直逆水 |
C.先顺水,后逆水 | D.先逆水,后顺水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下游地区植被破坏 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
B.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
C.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
D.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

【小题1】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② | B.① |
C.③ | D.④ |
A.⑤ | B.⑥ |
C.⑦ | D.⑧ |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海域位于北半球 |
B.盛行风③为东北信风 |
C.洋流②的性质为寒流 |
D.洋流①的形成受盛行西风影响 |
A.④区域沿海可能形成渔场 |
B.④沿海地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
C.④沿海地区河网密集 |
D.④沿海地区能见度较高 |

【小题1】该河谷( )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
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
C.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
D.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
A.呈上升趋势 | B.基本稳定 |
C.呈下降趋势 | D.反复升降 |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 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
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 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

【小题1】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 | B.流水溶蚀 | C.背斜成谷 | D.向斜成谷 |
A.夏季、甲 | B.夏季、乙 | C.秋季、丙 | D.秋季、丁 |
A.位于河流凹岸,雨季河流易决堤 | B.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塞河道 |
C.植被稀疏,河水含沙量大 | D.河谷地势较低,排水不畅 |
用等高线反映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这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下图为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0孔的孔深可能是( )
A.245m | B.300m | C.345m | D.355m |
A.12—11—6 | B.10—9—7 | C.12—10—9 | D.11—9—7 |

【小题1】图b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 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
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 D.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
A.热量 | B.水分 |
C.光照 | D.地形 |
3.选择题- (共2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