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58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4/9

1.判断题(共10题)

1.
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是大气环流。
2.
太阳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
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大气保温作用越弱。
4.
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5.
当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在赤道以南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
6.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是由暖锋造成的。
7.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8.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盛行西风吹拂而成,在性质上属暖流。
9.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冬季呈逆时针流动。
10.
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如沉积岩可以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2.单选题(共8题)

1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显示的天气状况,正确的是
A.日温差①地大于④地B.日均温①地小于③地
C.降水全部集中在②地D.③地将出现连续性降水
【小题2】由该天气系统引起的天气现象是
A.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B.时雨时雾,十天半月下不停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2.
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2012年8月6日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开为期两年的火星探测任务。相较于美国前两次发射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好奇号无论是从体积、质量和身上所带的科学仪器都是无法比拟的。据此并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行星
距太阳
(地球=1)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表面平均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22℃
23小时56分
火星
1.52
0.11
0.15
-23℃
24小时37分
 
【小题1】寻找有机物的存在是好奇号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B.有相近的自转周期
C.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的液态水
【小题2】当成功降落至火星表面时,好奇号已经离开了
A.总星系B.银河系
C.太阳系D.地月系
【小题3】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之一是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从而使地球
A.产生昼夜更替现象B.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C.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D.有适宜的温度
13.
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神舟七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对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发射场的天气状况
C.太阳活动D.地球自转速度
【小题2】“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发生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②信鸽迷途 ③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④固定电话信号中断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14.
下图为某人绘制的北京2013年10月空气质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大风天后数日内常为空气质量优良天,与北京10月大风天相关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污染天
A.大气湿度较低B.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
C.气温日较差大D.主要为二氧化碳污染
15.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大陆,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洋流L
A.对沿岸气候起增温作用B.南端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C.位于南半球的中低纬度D.由盛行西风吹拂而形成
【小题2】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的说法,可信的是
A.①地为热带荒漠带B.②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④地冬季寒冷干燥
16.
2013年11月8日凌晨,超强台风“海燕”在菲中部东萨马省登陆,它可能成为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强风暴。右图示意台风“海燕”的移动路径,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台风逐步接近东萨马省时,该地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B.东北
C.西南D.东南
【小题2】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直接参与了水循环的环节有(    )  
①蒸发 ②地表径流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⑤降水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B.①②⑥C.①③⑤D.③④⑥
17.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I为第四、五套人民币背面的中国美景图,关于图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变质作用、流水侵蚀B.乙——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丙——断裂抬升、风力侵蚀D.丁——岩浆活动、流水沉积
【小题2】图II中字母分别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的过程。图1中丁地的岩石类型对应图II中的(  )
A.a或bB.b或c
C.c或dD.d或a
【小题3】关于图I中四地所在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河流蒸发是当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B.乙地区降水丰富,主要参与内陆循环
C.乙、丙是四地区中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
D.东南季风参与甲、丁两地的水汽输送
18.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连续但不规则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由坚硬岩石组成
【小题2】④圈层的“矿物质”进入①圈层的主要过程是
A.搬运、沉积过程B.侵蚀、搬运过程
C.风化、侵蚀过程D.变质、沉积过程

3.填空题(共2题)

1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比较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甲的热力状况是(受热或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3分)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判断甲、乙哪一个是城市,并说明理由。(2分)
(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请写出甲、乙的纬度:甲;乙。并说出②的近地面的风向为风。(3分)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请判断该海域所处半球(南或北)。并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③;④。(4分)
20.
读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11月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A处是 (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易出现 天气。(2分)
(2)B、C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地,说明你的理由 。(2分)
(3)此时,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气温、气压变化状况是:气温 、气压 。(3分)
(4)北京与A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小的 。(1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0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