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A图所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3)C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纬度分布范围分别是 、 。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A、B、C三图所示日期中,升国旗最晚的是 。

(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C岩石的形成过程中,地面有时会发生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名称。A______;B _____;C_____。
(4)根据C处岩层放大图分析,把沉积岩1、沉积岩2、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按照生成时代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排列_______。

(1)从地形上看,甲地是________;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
(2)乙处的地貌类型为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
(3)如果该图的陆地地处亚欧板块、东部的海洋地处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会形成哪些地貌?试述其成因。
(4)乙地与丙地均有地下水(泉)出露,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泉的形成常与________(地质构造类型)有关。
2.单选题- (共14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
A.莫霍面 | B.古登堡面 |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 | D.内核外核交界 |
A.①③⑤ | B.④⑥⑧ | C.①②⑤⑥ | D.⑤⑥⑦⑧ |
A.沉积物变成变质岩的过程 |
B.变质岩变成火成岩的过程 |
C.沉积岩变成岩浆的过程 |
D.火成岩变成沉积岩的过程 |

【小题1】此河流位于
A.南半球 | B.北半球 | C.赤道上 | D.回归线上 |
A.东岸 | B.南岸 | C.西岸 | D.北岸 |

【小题1】人类首先在火星上探索地外文明的原因是地球与火星
A.质量相近 | B.体积接近 |
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 | D.自转周期相近 |
A.O2存在 | B.H2O存在 | C.CO2存在 | D.CH4存在 |
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机质。美国太空总署发射探测器OSIRIS-Rex,计划用七年的时间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贝努小行星位于( )
A.b、c轨道之间 | B.c、d轨道之间 |
C.d、e轨道之间 | D.e、f轨道之间 |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总星系 |
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距地球约400光年。在北半球观测时,北极星永远在观测者的正北方。因此,在野外迷路时,可以利用北极星的这一特点,帮助迷路的人判断方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与北极星属于同一类型天体的是( )
A.月球 | B.金星 | C.哈雷彗星 | D.太阳 |
A.河外星系 | B.银河系 | C.太阳系 | D.地月系 |
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作“太阳打喷嚏”。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 |
B.太阳活动频繁时,流星雨和极光现象增多 |
C.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 |
D.耀斑是太阳活动最强的标志 |
A.引发潮汐现象 | B.诱发台风和海啸 |
C.干扰电离层和有线通信 | D.产生磁暴和极光现象 |
2018年4月19日,位于日本鹿儿岛县的雾岛山脉硫黄山当日15时39分左右发生喷发,火山口附近出现大量碎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火山喷发出的炽热岩浆,在地球内部主要存在于( )
A.莫霍面上部 | B.古登堡面下部 |
C.上地幔上部 | D.地核内部 |
A.地球的外部圈层 | B.上地幔 |
C.下地幔 | D.岩石圈 |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
D.纬度偏低,晴天多 |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
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的方法确定地方时.如图所示在自制刻有钟点时间的网盘中心垂直竖立一根标杆,7条放射线段是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图示测量日期最接近的是
A.1月1日 | B.6月23日 |
C.9月23日 | D.5月1日 |
A.逐渐变长 | B.逐渐变短 |
C.先变短后变长 | D.先变长后变短 |

【小题1】按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排列是( )
A. 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断裂
B. 断裂、褶皱、岩浆喷出、岩浆侵入
C. 岩浆喷出、褶皱、岩浆侵入、断裂
D. 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断裂
【小题2】①②③④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 )
A. ①-挤压隆起 B. ②-岩层断裂
C. ③-岩浆侵入 D. ④-水平挤压

【小题1】该河谷( )
A.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 D.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
A.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 D.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