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圈层结构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练习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580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7

1.综合题(共2题)

1.
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3)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据外媒报道,NASA发布消息称,在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4月11日的3时16分,他们观察到了等级为M6.5级的太阳耀斑。与此同时,它还伴随着对地球产生了日冕物质抛射。
材料二 美国宇航局“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已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踏上远征木星之旅。2016年8月,“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木星极轨并随即开展为期14个月的探测工作。
材料三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巨大的质量,比其他七颗行星总和的2倍还多,大约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 316倍,此外,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形,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1)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它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耀斑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3)除材料一中提到的以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
(4)“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
(5)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

2.单选题(共8题)

3.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小题2】上图中的X处即为
A.莫霍面B.古登堡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外核交界
4.
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
B.
C.
D.
5.
读“1954—2014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D.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小题2】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6.

   我国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A. 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B. 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
C. 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 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
【小题2】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
B. 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 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
D. 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
7.

   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的凌日是(  )
A.水星凌日B.火星凌日
C.木星凌日D.土星凌日
【小题2】该现象发生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8.

   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其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太阳辐射能的主要优点为(  )
①清洁 ②可更新 ③可循环利用 ④分散但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直接相关的是(  )
A.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
B.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
C.岩浆岩转化为沉积岩
D.不同热量带生物量的差异
9.

   日前备受国际地质科学界关注的世界第二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井“松科2井”,2016年完成钻井深度5 922.58米,是研究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科研井的最深处在什么层(  )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小题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各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B.只有大气圈和岩石圈有联系
C.研究地球内部圈层只有通过地质钻探
D.地球圈层间存在相互联系
10.

   最新研究表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当前火星表面干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表面。由于地球有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可能有生命,科学家猜测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孕育,主要是因为(  )
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
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较远
【小题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①微生物的存在  
②水资源充足   
③光照、温度适宜   
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