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一周一练同步练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578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8

1.综合题(共2题)

1.
甲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乙图为某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甲图中箭头的方向,将各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填入空格内:属于重熔再生的是    ;属于变质作用的是 ;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    ;表示冷却凝固的是
(2)在甲图中,C所属的岩石类型中,常见的岩石有     ,D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E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3)在乙图中, A、B两处岩石中能找到化石的是 处,C处地貌名称是  ,其形成的原因为     
2.
青岛某中学学生利用国庆假期去野外进行岩石考察,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关于岩石的图片(如下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①图中的岩石是________岩,其主要成分是______。该岩石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
(2)纯白而致密的大理石又称汉白玉。泰姬陵就是用汉白玉建造而成的。汉白玉按成因属________岩,它是在____________条件下,由____________岩变质形成。因其色泽美观,被广泛用作____________和装饰材料。
(3)去黑龙江五大连池的同学带回了不少五大连池中的岩石,这些岩石大部分都有气孔构造,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单选题(共8题)

3.
读“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
C.丙和丁D.甲和丙
【小题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4.
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
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小题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
C.沙滩D.海岸
5.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图甲)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图乙)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 “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 “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 岩石硬度不同,风化差异显著,“腰身”耸立
【小题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 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 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 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6.

   土林是一种特殊的流水侵蚀地貌。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石风化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D.河湖沉积
【小题2】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
A.海拔高,气温日较差大B.天气寒冷,暴雨多
C.空气干燥,降水少D.大气稀薄,光照强
7.
香港国家地质公园“六角柱石”大约形成于1.4亿年前,为含硅质较高的酸性火山岩,极具典型性和稀有性。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六角柱石”景观的岩石与右图中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六角柱石”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为
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D.地壳运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侵蚀作用
8.

   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千米。猴子沟风景区的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小题2】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岩浆岩、风力侵蚀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D.沉积岩、流水侵蚀
9.
埃及白沙漠除了有雪白色的沙子外,还有众多高耸的白垩岩(石灰岩的一种)层屹立其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因此又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地质奇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蘑菇状白垩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
A.风化作用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D.风力搬运
【小题2】白垩岩形成环境及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I—①B.II—④
C.III—⑥D.I—②
10.
读某地表景观图,回答下题。

图中岩石裂缝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D.搬运和堆积作用

3.选择题(共3题)

11.

舒克申(1929~1974),{#blank#}1{#/blank#}编剧,导演,演员,作家。1955年加入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两个费道尔》中扮演主要角色,获得好评。后又主演C.格拉西莫夫导演的影片{#blank#}2{#/blank#}而获国家奖金。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64年{#blank#}3{#/blank#},并在其中扮演主角。该片不仅在全苏电影节上获奖,而且在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狮奖。1973年他再度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blank#}4{#/blank#},该片在全苏电影节上又获大奖。

12.

舒克申(1929~1974),{#blank#}1{#/blank#}编剧,导演,演员,作家。1955年加入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两个费道尔》中扮演主要角色,获得好评。后又主演C.格拉西莫夫导演的影片{#blank#}2{#/blank#}而获国家奖金。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64年{#blank#}3{#/blank#},并在其中扮演主角。该片不仅在全苏电影节上获奖,而且在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狮奖。1973年他再度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blank#}4{#/blank#},该片在全苏电影节上又获大奖。

13.(x2﹣3x+3)3的展开式中,x项的系数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