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9题)
1.
读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表示__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1)图中甲表示____________,乙表示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
(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4)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原因是_________,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2.
读“相同纬度的拉萨和宁波海拔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中夜晚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同等天气条件下,两地中太阳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
(2)两地中白天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中夜晚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2)图中箭头②说明大气对地面具有________作用。
(3)图A所示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B所示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箭头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2)图中箭头②说明大气对地面具有________作用。
(3)图A所示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B所示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农业创收,华北地区一农民准备建一玻璃温室,他初步设计了如下的草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为获得充足的热量,温室顶部坡面应朝向______。
(2)建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__因素,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温室生产的西红柿明显不如夏季自然生长的口味好,主要原因是( )
(4)运用玻璃温室的原理,解释人们在傍晚制造烟雾防止霜冻的原因。

(1)冬季,为获得充足的热量,温室顶部坡面应朝向______。
(2)建温室的目的主要是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__因素,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温室生产的西红柿明显不如夏季自然生长的口味好,主要原因是( )
A.光照不足 | B.日较差较小 |
C.热量不足 | D.年较差较小 |
5.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E中表示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
(2)B小于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称为________。
(4)A称为________,有霜的夜晚A________(较大,较小)。
(5)大气的热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气温日较差________(减小,增大)。

(1)图中A、C、E中表示短波辐射的是________。
(2)B小于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称为________。
(4)A称为________,有霜的夜晚A________(较大,较小)。
(5)大气的热力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气温日较差________(减小,增大)。
6.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晴天与阴天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________(大或小),为什么?___________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晴天与阴天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________(大或小),为什么?___________
7.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某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为什么?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为什么?
(4)下图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图,最易出现霜冻的是________图,前者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为什么?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为什么?
(4)下图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图,最易出现霜冻的是________图,前者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8.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A表示________辐射,B表示________辐射,C表示________辐射。
(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________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________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
(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________。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1)上图中A表示________辐射,B表示________辐射,C表示________辐射。
(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________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________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
(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________。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
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2.单选题- (共11题)
10.
【小题2】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每年冬天,浙江、江西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右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A.防太阳暴晒 | 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
C.防病虫害 | D.防洪、防涝 |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 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 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
11.
【小题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A.减弱① |
B.增强② |
C.减弱③ |
D.增强④ |
A.①增强 |
B.②增强 |
C.③减弱 |
D.④减弱 |
12.
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小题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
A.地面辐射 | B.太阳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A.太阳辐射—① |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③ |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
13.
【小题2】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
下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据图完成以下两题。
A.南墙,提高棚内温度 |
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 |
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 |
D.北墙,提高棚内湿度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
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
14.
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
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
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 |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
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 |
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
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 |
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 |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 |
15.
下列地理现象,按其内在联系的正确连线是( )
A.我国西北昼夜温差大——大气的反射作用 |
B.霜冻多出现在早春或晚秋的晴夜——大气的散射作用 |
C.雨后天空格外蓝——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
D.夏季的白天天空多云,感觉凉快——大气的反射作用 |
17.
形成我国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18.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小题3】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主要因为( )
下面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A.①太阳辐射 | B.②地面辐射 |
C.③大气逆辐射 | D.④削弱作用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增强 | B.②较强 |
C.③减弱 | D.④不变 |
20.
【小题2】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f可能增强 ②箭头e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读图(图中e、f表示不同作用,a、b、c、d表示不同辐射),回答以下两题。
A.箭头a表示的辐射 | B.箭头b表示的辐射 |
C.箭头c表示的辐射 | D.箭头d表示的辐射 |
①箭头f可能增强 ②箭头e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3.选择题- (共3题)
22.如图所示是扬声器的构造示意图,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当线圈中通过如图所示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铁的吸引向左运动;当线圈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受到磁铁的排斥向{#blank#}1{#/blank#}运动,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的方向不断变化,线圈就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锥形纸盆{#blank#}2{#/blank#},扬声器便发出了{#blank#}3{#/blank#}.
4.填空题- (共3题)
24.
读下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________。
(3)由图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④要多于大气直接吸收的①,这说明了
(4)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25.
读“大气的热力作用图”和“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长短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序号表示的作用过程是:①__________辐射;③________辐射;⑤________辐射。
(2)冬天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暖和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________,被大气削弱得较________,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________。
(4)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大气的什么作用的结果。
①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_______作用;
②地球上观察晴朗白天的天空是蔚蓝色。____________作用。


(1)图中各序号表示的作用过程是:①__________辐射;③________辐射;⑤________辐射。
(2)冬天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暖和一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低纬地区,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________,被大气削弱得较________,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________。
(4)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大气的什么作用的结果。
①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_______作用;
②地球上观察晴朗白天的天空是蔚蓝色。____________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9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