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用图中数字填空,只填数字)。
(1)今天(11月12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之间。
(2)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
(3)北半球夜长逐日增长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
(4)太阳直射点的①②③④⑤五个位置中,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
(5)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点。
(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
2.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__极点为中心,日期为____月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__(东或西)侧。
(4)A 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
(5)此时全球与 E 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______。
(6)这一天,汕头、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______。

(1)此图以______极点为中心,日期为____月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__(东或西)侧。
(4)A 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
(5)此时全球与 E 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______。
A.等于1/2 | B.等于1/3 | C.小于1/2 | D.大于1/2 |
2.单选题- (共25题)
6.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D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小题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B通过固体、液体传播,A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
B.B传到F界面时,波速突然下降 |
C.A和B在D处波速明显减小 |
D.C,E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
A.地壳和地幔 | B.岩石圈和地壳 | C.地幔和地壳 | D.岩石圈和地幔 |
9.
【小题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 B.②到③逐渐加快 |
C.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 | D.④到①逐渐变快 |
1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①~④点的坐标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小题2】上图中四点坐标位置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上图中①位于③地的( )

【小题1】上图中①~④点的坐标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正北 | B.东北 | C.正西 | D.西北 |
12.

【小题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小题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下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 经线的交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A.120E 、23°26′S | B.120E 、23°26′N |
C.60°W、23°26′S | D.60°W、23°26′N |
17.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如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读下图回答下题。

2011年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与大雪白昼时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

2011年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与大雪白昼时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
A.小雪 | B.立夏 | C.立冬 | D.小寒 |
19.
读下面光照图(俯视图),图中B、D两点所在的纬线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图显示出地球运动特点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均位于昏线上,都为18:00点 | B.该日为夏至日前后 |
C.D点与A 点的地方时和区时均相差3小时 | D.B点地方时为 12:00点 |
A.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 | B.此刻,A、B两点的太阳高度相等 |
C.该日,B点与D点的昼长相等 | D.A点的自转角速度小于B点 |
20.
读“太阳光照图”,完成下题。

【小题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小题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小题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 B.地球的公转 |
C.黄赤交角的存在 | D.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 B.地球公转的周期 |
C.一个太阳日 | D.一个恒星日 |
21.
公元前28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上文中记载所说的“黑气”是指()
【小题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小题1】上文中记载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 B.黑子 |
C.太阳风 | D.日珥 |
A.光球 | B.色球 |
C.日冕 | D.太阳大气层之外 |
22.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D四地,位于赤道的是()
【小题2】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的选项是()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A、B、C、D四地,位于赤道的是()
A.AB | B.AD | C.AC | D.CD |
A.AB | B.BC |
C.DC | D.DA |
A.悉尼(34°S)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
C.地球接近远日点 | D.北京昼长夜 |
23.
读下图6月22日地球表面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日之后一周内,A点
【小题2】关于上图中各点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此日之后一周内,A点
A.昼长小于夜长,且昼长逐渐变长 |
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
C.昼长大于夜长,且昼长逐渐变短 |
D.正午人影逐渐变短 |
A.A点线速度最大 | B.B点地方时为12点 |
C.C点地方时为6点 | D.D点角速度最大 |
24.
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2018年元旦假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图中的()
【小题2】从元旦到2月4日开始放寒假,这一段时期( )

【小题1】2018年元旦假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接近图中的()
A.A位置 | B.B位置 | C.C位置 | D.D位置 |
A.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 B.南通的白天越来越长 |
C.南通的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 D.地球的公转速度保持不变 |
27.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及近日点、远日点地球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二分二至日的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当地球由甲到丙的运动过程中,关于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3】当地球由丙到丁的运动过程中,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4】当地球公转过程中,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上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二分二至日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秋分 | B.乙是夏至 | C.丙是春分 | D.丁是夏至 |
A.昼渐长,夜渐短 | B.先是昼渐长,夜渐短;然后昼渐短,夜渐长 |
C.昼渐短,夜渐长 | D.先是昼渐短,夜渐长;然后昼渐长,夜渐短 |
A.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 B.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
C.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 D.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