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573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地运行位置、气候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1)立秋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 (ab、bc、cd、da)之间。这一天,上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在气候统计上,2019年小满(5月21日)属于 季;立冬(11月8日)属于    季。
(3)由处暑至霜降,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是    
(4)比较清明节(4月5日)广州市(约23°N,113°E)与三亚市(约18.5°N,109°E)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的大小。
2.
读热力环流图,完成下面各题。

(1)从高到低比较A、B、C、D气压的大小
(2)从高到低比较A、B、C、D气温的大小。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③气流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5)一般地说,近地面A、B两地中 地昼夜温差更小,并说明原因。
3.
读“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Ⅰ层气温如图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Ⅰ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3)Ⅱ层利于航空飞行的原因是什么?
(4)太阳活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主要是因为太阳活动干扰了 层中的电离层。
(5)若气温曲线为某地最热月平均气温,则该地位于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2.单选题(共14题)

4.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B.①—④—②
C.②—③—④D.③—④—②
【小题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5.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正确判断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是
A.四地角速度相同,甲地线速度最小
B.四地角速度相同,乙地线速度最大
C.四地线速度相同,丙地角速度最小
D.四地线速度相同,丁地角速度最大
【小题2】假设图中四处各有一艘船沿着箭头方向驶向180°经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航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B.乙和丁航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C.甲和丙在东十二区航行D.乙和丁在东十二区航行
6.

   2017年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对应地表某点相比,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的特点是( )
A.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快B.角速度慢,线速度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慢D.角速度快,线速度相同
【小题2】3月30日,地球公转的速度特征为( )
A.角速度变快,线速度变慢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慢
C.角速度变慢,线速度变快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快
7.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4°,下列现象中会出现的是(    )。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76°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移动范围扩大
C.地球公转速度变慢D.地球自转速度变慢
8.
下面甲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乙图为甲图④位置地球放大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球运行至甲图所示四个位置时,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在地球由①位置运行到③位置的这段时间,上海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 (   )
A.先变小,后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
C.不断变大D.不断变小
【小题3】下列有关乙图所示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E地出现极昼现象B.F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C.G地昼长夜短D.H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9.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月球背面影像图。1月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试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B.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差较大
C.月球所属的最高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D.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小题2】“鹊桥”中继星的作用是( )
A.与地球、月球背面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换B.为嫦娥四号不间断地提供能量
C.为嫦娥四号不间断地提供光源D.减少嫦娥四号与大气间的摩擦
10.
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A.等于1/2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D.多于2/3
【小题2】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A.白昼更长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D.正午时刻更早
11.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小题1】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小题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12.

   2017年8月21日,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亲眼见证了“超级日全食”。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该次日全食照片。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日全食发生时,被月球全部遮盖的太阳大气是
A.平流层B.光球层
C.色球层D.日冕层
【小题2】日全食发生时,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光球层的黑子增多
B.太阳色球层的耀斑爆发减少
C.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减弱
D.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
13.

   家住华北平原的朋友发来微信:“秋行,蓝天白云,骑上单车,披上风衣,出外郊游,心情格外舒畅,但夜晚需穿上毛衣,手有点冻冻的感觉……”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朋友所处地点( )
A.a弱
B.b强
C.c强
D.d强
【小题2】夜晚,朋友在骑行的过程中最可能吟出的诗句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冬气已至寒霜来,万木凋零繁花败D.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4.

   废热、人口多,工业、交通发达,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的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读城市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高,气压高
C.气温低,气压低D.气温低,气压高
【小题2】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在( )。
A.甲B.乙C.丙D.丁
15.
下图是甲、乙、丙、丁四地6月22日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 ( )
A.甲、乙B.乙、丙C.丙、丁D.乙、丁
【小题2】三个月后,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6.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代表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小题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②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17.

   北京时间1月11日1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中星2D”发射升空,实现了2019年中国航天发射的“开门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星2D”发射升空时,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向北运动B.位于北半球,向南运动
C.位于南半球,向北运动D.位于南半球,向南运动
【小题2】若下图中的曲线表示一年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则“中星2D”发射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接近下图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3.选择题(共2题)

1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体积不变时的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当时大气压为H(cm)汞柱.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烧瓶,浸在冰水混合物中,U形压强计可动管A和固定管B中的水银面刚好相平.将烧瓶浸入温度为t℃的热水中时B管的水银面将{#blank#}1{#/blank#},这时应将A管{#blank#}2{#/blank#},(以上两空填“上升”或“下降”)使B管中水银面{#blank#}3{#/blank#}.记下此时A、B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cm),此状态下瓶中气体的压强为{#blank#}4{#/blank#}.

1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体积不变时的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当时大气压为H(cm)汞柱.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烧瓶,浸在冰水混合物中,U形压强计可动管A和固定管B中的水银面刚好相平.将烧瓶浸入温度为t℃的热水中时B管的水银面将{#blank#}1{#/blank#},这时应将A管{#blank#}2{#/blank#},(以上两空填“上升”或“下降”)使B管中水银面{#blank#}3{#/blank#}.记下此时A、B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cm),此状态下瓶中气体的压强为{#blank#}4{#/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