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1.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小题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小题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 B.①—④—② |
C.②—③—④ | D.③—④—②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
2.
【小题1】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小题2】移居日本东京(东九区)的中国小朋友李阳要想全程收看本次“太空授课”,他最迟必须在当地时间几点打开电视机( )
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次航天飞行的亮点之一是太空授课,北京时间6月20日10时04分至10时55分,王亚平展示了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物理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小题1】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
A.地球 | B.水星 | C.木星 | D.海王星 |
A.6月20日11时04分 | B.6月20日9时04分 |
C.6月20日11时55分 | D.6月20日9时55分 |
3.
左图为“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
【小题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

【小题1】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丁、乙、丙、甲 | D.乙、丙、甲、丁 |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4.
下图中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Q地常年受西风影响,P、Q两地的西侧均为海洋,40°为纬度。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以下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中,最可能为P地的是( )
【小题2】Q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以下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中,最可能为P地的是( )
A.![]() | B.![]() |
C.![]() | D.![]()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5.
【小题1】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
【小题2】近百年来,全球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
除了大气中CO2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外,封存于北极海底的甲烷由于冰层融化而被大量释放,可能对全球变暖起推动作用。下图为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
气体 项目 | 二氧化碳 | 甲烷 | 氟氯烃 | 一氧化二氮 |
单位 | 10-4 | 10-6 | 10-12 | 10-12 |
工业化前 | 280 | 0.8 | 0 | 2.88 |
1990年 | 353 | 1.72 | 764 | 3.10 |
年增加率/% | 0.5 | 0.9 | 0.4 | 0.25 |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
①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②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③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8.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纬线圈的纬度可能是( )
【小题2】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该纬线圈的纬度可能是( )
A.0° | B.23°26′S |
C.30°N | D.30°S |
A.昼长为10小时 | B.昼长为11小时 |
C.昼长为12小时 | D.昼长为13小时 |
9.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不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
【小题2】“嫦娥二号”发射期间,地球位于图乙的( )
“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0月8日成功发射,图甲为“‘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不包含图甲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
A.总星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太阳系 |
A.①~②之间 | B.②~③之间 |
C.③~④之间 | D.④~①之间 |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
【小题2】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 )

【小题1】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阴雨连绵 | B.晴空万里 | C.大雪纷飞 | D.暴风骤雨 |
11.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小题2】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

【小题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
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
12.
读“某月4~10日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 )
【小题2】图中哪幅图能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 )

【小题1】这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下列哪种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 )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A.![]() | B.![]() |
C.![]() | D.![]() |
13.
读“某地气温、降水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小题2】该地可能是( )
【小题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 )

【小题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A.北京 | B.悉尼 | C.罗马 | D.开普敦 |
A.热带季风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C.热带草原气候 | D.温带海洋性气候 |
14.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小题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小题1】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增温和增湿 | B.净化和增温 |
C.净化和增湿 | D.降温和减湿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5.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
①天气晴朗温暖 ②气压高 ③天气阴 ④气压低
【小题2】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①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 ②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
③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 ④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

【小题1】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 )
①天气晴朗温暖 ②气压高 ③天气阴 ④气压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 ②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
③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 ④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选择题- (共4题)
16.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体积不变时的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当时大气压为H(cm)汞柱.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烧瓶,浸在冰水混合物中,U形压强计可动管A和固定管B中的水银面刚好相平.将烧瓶浸入温度为t℃的热水中时B管的水银面将{#blank#}1{#/blank#},这时应将A管{#blank#}2{#/blank#},(以上两空填“上升”或“下降”)使B管中水银面{#blank#}3{#/blank#}.记下此时A、B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cm),此状态下瓶中气体的压强为{#blank#}4{#/blank#}.
17.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体积不变时的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当时大气压为H(cm)汞柱.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烧瓶,浸在冰水混合物中,U形压强计可动管A和固定管B中的水银面刚好相平.将烧瓶浸入温度为t℃的热水中时B管的水银面将{#blank#}1{#/blank#},这时应将A管{#blank#}2{#/blank#},(以上两空填“上升”或“下降”)使B管中水银面{#blank#}3{#/blank#}.记下此时A、B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cm),此状态下瓶中气体的压强为{#blank#}4{#/blank#}.
18.
The old man keeps walking around this street. I think he is new here and now he has trouble {#blank#}1{#/blank#} (find) his way.
3.填空题- (共2题)
20.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____,等于0的是________。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____,等于0的是________。
(4)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____。
(5)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