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572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12/2

1.综合题(共1题)

1.
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
(2)填写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____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此时D点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过半年,该地又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6题)

2.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B.①—④—②
C.②—③—④D.③—④—②
【小题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3.
美国“凤凰”号着陆探测器项目小组发布信息说:“凤凰”号在加热火星土壤样本时鉴别出有水蒸汽产生,从而确认火星上有水。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平面与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小题1】升空后的“凤凰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
A.太阳系B.银河系
C.河外星系D.总星系
【小题2】地球与火星都是太阳系中的行星,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
B.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三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C.在地球轨道两侧,分别是金星和火星轨道
D.金星、火星等行星能自行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显得很明亮
【小题3】在八颗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的四季变化周期相当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
4.
中科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提供消息说,2012年1月23日11时59分,太阳爆发了自2003年以来最强的一次耀斑。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太阳黑子和耀斑
A.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③层B.分别出现在①层和②层
C.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①层D.分别出现在②层和③层
【小题2】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对地球或航天器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使天宫一号上的指令系统产生错误
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5.
读我国某城市通常的作息时间表(表中所给时间为北京时间),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
A.沈阳B.西安C.乌鲁木齐D.武汉
【小题2】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日地距离的变化
6.
下列热力环流形式中不正确的是( )
A.B.C.D.
7.

   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此风是在_____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

(3)图中的a表示_____,b表示_____,c表示_____,d表示_____。

(4)图中a的特征是_____,c的特征是_____

(5)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_____地,原因是_____

3.选择题(共6题)

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体积不变时的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当时大气压为H(cm)汞柱.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烧瓶,浸在冰水混合物中,U形压强计可动管A和固定管B中的水银面刚好相平.将烧瓶浸入温度为t℃的热水中时B管的水银面将{#blank#}1{#/blank#},这时应将A管{#blank#}2{#/blank#},(以上两空填“上升”或“下降”)使B管中水银面{#blank#}3{#/blank#}.记下此时A、B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cm),此状态下瓶中气体的压强为{#blank#}4{#/blank#}.

9.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体积不变时的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当时大气压为H(cm)汞柱.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烧瓶,浸在冰水混合物中,U形压强计可动管A和固定管B中的水银面刚好相平.将烧瓶浸入温度为t℃的热水中时B管的水银面将{#blank#}1{#/blank#},这时应将A管{#blank#}2{#/blank#},(以上两空填“上升”或“下降”)使B管中水银面{#blank#}3{#/blank#}.记下此时A、B两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cm),此状态下瓶中气体的压强为{#blank#}4{#/blank#}.

10.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11.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blank#}1{#/blank#}.(填“大”或“小”)
12.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槽中,细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见,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就能根据液面的变化测出温度的变化,则(   )

13.伽利略在1593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图所示,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槽中,细管中的液面清晰可见,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就能根据液面的变化测出温度的变化,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