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左下图为2016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
材料二:有水文气象专家3月24日到达曾主办冬奥的俄罗斯索契滑雪场视察,发现本来白雪皑皑的山坡变成新月形砂丘一样,一片橙色。据外媒报道,俄罗斯、保加利亚、乌克兰、罗马尼亚,以及东欧内陆国家摩尔多瓦共和国,近日都出现了罕见的“橙雪”现象,专家认为这是雪中混杂了沙尘。

(1)根据材料一判断图示锋线处锋面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比较此时北京与长沙空气质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分析索契出现橙雪异象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左下图为2016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
材料二:有水文气象专家3月24日到达曾主办冬奥的俄罗斯索契滑雪场视察,发现本来白雪皑皑的山坡变成新月形砂丘一样,一片橙色。据外媒报道,俄罗斯、保加利亚、乌克兰、罗马尼亚,以及东欧内陆国家摩尔多瓦共和国,近日都出现了罕见的“橙雪”现象,专家认为这是雪中混杂了沙尘。

(1)根据材料一判断图示锋线处锋面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2)比较此时北京与长沙空气质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据材料二分析索契出现橙雪异象的主要原因。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该湖区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湖泊以东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约88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约225万,人烟稀少。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①地相比,②地降水量
【小题2】夏季影响①地的大气环流是

【小题1】与①地相比,②地降水量
A.春季较多 | B.夏季较多 |
C.秋季较多 | D.冬季较多 |
A.夏季风 | B.副极地低压带 |
C.西风带 | D.副热带高压带 |
4.

【小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小题2】该地寒冷期( )
【小题3】该地可能位于( )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最低气温高于-16 ℃ |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
A.吉林省 | B.河北省 |
C.山西省 |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5.
下图是“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小题2】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据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
A.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
B.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
C.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
6.
【小题1】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小题2】该日悉尼和广州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 B.15点 | C.18点 | D.21点 |
A.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 B.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D.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
7.
下图示意亚洲西部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
【小题2】该区域年降水量自南向北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小题1】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大差值约为( )
A.400 | B.550 | C.600 | D.720 |
A.纬度位置 | B.地形地势 |
C.大气环流 | D.海陆位置 |
8.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小题2】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
【小题3】每年三四月份,该地油菜花盛开,平地、山坡一片金黄,蔚为壮观。乙处山坡上分布有坡耕地和梯田,开垦初期,坡耕地上的油菜亩产量要高于同等条件(海拔、土壤、油菜品种等)的梯田,主要原因是( )
①坡耕地日照时间长于梯田
②油菜生长季节坡耕地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
③坡耕地的油菜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的大
④坡耕地的保水效果好于梯田

【小题1】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 050米 | B.985米 | C.915米 | D.790米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①坡耕地日照时间长于梯田
②油菜生长季节坡耕地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
③坡耕地的油菜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的大
④坡耕地的保水效果好于梯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9.
【小题2】夏至日乙地日出日落时北京时间分别为( )
下图为夏至日和冬至日甲地太阳高度日变化,乙地是甲地关于地心的对称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23°26′ | B.46°52′ |
C.43°08′ | D.66°34′ |
A.y,x | B.n,m |
C.12-x,12-y | D.12-m,12-n |
10.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份的气压分布略图,箭头表示风向。完成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此月份悉尼(151°E,34°S)的盛行风向大致是

【小题1】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
B.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
C.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
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
A.东北 | B.东南 | C.西南 | D.西北 |
11.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小题2】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小题1】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A.阴雨天、晴天 | B.晴天、晴天 |
C.晴天、阴雨天 | D.阴雨天、阴雨天 |
A.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 B.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
C.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 D.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
12.
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小题2】在图示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小题1】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4或1006 | B.1006或1008 |
C.1008或1010 | D.1004或1008 |
A.环渤海风速明显变小 | B.长三角风速变小 |
C.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 D.台湾岛风速变大 |
13.
【小题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小题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小题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 B.土壤肥沃 | C.地势平坦 | D.植被缺失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 B.地中海气候区 |
C.热带草原气候区 | D.热带季风气候区 |
14.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水库建成后能够
A. 改善航运条件 B. 开发河流水能
C. 增加径流总量 D. 消除地质灾害

【小题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水库建成后能够
A. 改善航运条件 B. 开发河流水能
C. 增加径流总量 D. 消除地质灾害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