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蚕生活在沿海淤泥质海滩,它不仅是鱼虾喂食的饵料生物,还是深海垂钓的优质活体天然饵料,国际市场价格较高,很受日本及欧洲钓鱼市场的认可。位于雷州半岛东南部的硇洲岛(下图),距离湛江市约40km。与湛江市沿海的淤泥质海滩不同的是,硇洲岛更多的是基岩海岸,周围海域海水更洁净。近几年,硇洲岛人工养殖的沙蚕发展迅速,已批量出口到日本、欧洲市场。为了保证沙蚕出口质量,沙蚕需低温快速运输,6—9月是硇洲岛沙蚕出口的旺季。2014年夏天受威力强大的“威马逊”台风以及后续的高温天气的影响,让养殖户遭受了巨大损失。

(1)分析硇洲岛沙蚕出口中不利的运输条件。
(2)评价硇洲岛沙蚕养殖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为硇洲岛沙蚕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4)你是否赞成将硇洲岛上的沙蚕养殖基地迁至湛江市沿海地区,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沙蚕生活在沿海淤泥质海滩,它不仅是鱼虾喂食的饵料生物,还是深海垂钓的优质活体天然饵料,国际市场价格较高,很受日本及欧洲钓鱼市场的认可。位于雷州半岛东南部的硇洲岛(下图),距离湛江市约40km。与湛江市沿海的淤泥质海滩不同的是,硇洲岛更多的是基岩海岸,周围海域海水更洁净。近几年,硇洲岛人工养殖的沙蚕发展迅速,已批量出口到日本、欧洲市场。为了保证沙蚕出口质量,沙蚕需低温快速运输,6—9月是硇洲岛沙蚕出口的旺季。2014年夏天受威力强大的“威马逊”台风以及后续的高温天气的影响,让养殖户遭受了巨大损失。

(1)分析硇洲岛沙蚕出口中不利的运输条件。
(2)评价硇洲岛沙蚕养殖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为硇洲岛沙蚕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4)你是否赞成将硇洲岛上的沙蚕养殖基地迁至湛江市沿海地区,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
(旅游地理)
据国家旅游局公布,2015年各季度平均全国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约1300万人次、7000人/天,呈持续增长态势。下图为“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

试分析我国出境游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其出游目的地的主要吸引力。
据国家旅游局公布,2015年各季度平均全国旅行社出境旅游组织约1300万人次、7000人/天,呈持续增长态势。下图为“出境旅游组织人次排名前十位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

试分析我国出境游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其出游目的地的主要吸引力。
2.单选题- (共5题)
3.
2016年2月1 4日,国务院决定在1 5个省市和新区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均位于
【小题2】2月14日

【小题1】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均位于
A.省会城市或直辖市 | B.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
C.温带森林带 | D.季风气候区 |
A.广州正午太阳高度比天津小 | B.武汉和深圳同时日出 |
C.天津昼夜长短的差距比海南大 | D.哈尔滨的白昼时间比广州长 |
4.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小题2】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小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 | B.远离大陆 |
C.构造运动强烈 | D.地形复杂 |
A.气温日较差大 |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
5.

【小题1】构成抱犊崮的岩石属于
【小题2】抱犊崮的形成过程是
崮,是一种四周陡削、山顶较平的山,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山”。高度在10至100米之间。下图为山东枣庄市抱犊崮。抱犊崮是国家级山林地质公园,丰富的地质岩层记载着华北寒武纪十几亿年的地质史,大量的生物化石述说着远古的繁盛,擎天一柱一指峰展示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美丽的石钟乳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被誉为“天下第一崮”。 抱犊崮植被多为落叶阔叶树,但在抱犊崮南侧的山谷下方,分布着山东省罕见的常绿阔叶树种天然杂木林。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构成抱犊崮的岩石属于
A.石灰岩 | B.页岩 | C.花岗岩 | D.大理岩 |
A.流水沉积—外力侵蚀-隆起抬升 | B.海相沉积—隆起抬升—外力侵蚀 |
C.隆起抬升—流水沉积—外力侵蚀 | D.外力侵蚀—海相沉积—隆起抬升 |
6.
【小题2】沿麦麦高铁一线可见
麦麦高铁是我国海外首条设计时速达到360km/h的海外高铁,也是沙特阿拉伯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工程主要包括:铁路桥11座,野生骆驼通道2座,地下通道3座,涵洞135座,全长450千米。下图为麦麦高铁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地形对该工程建设影响较小 |
B.技术是制约该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 |
C.该工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D.该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加大石油输出 |
A.大片茂密林地 | B.河网密布 |
C.冰雪高原 | D.沙地广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