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赣州、韶关、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不断将服装、玩具等企业迁入到“红三角”地区。
(2)说明“红三角”地区承接上述企业转移的突出优势条件。(3)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对调入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
(2)图示地区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③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_________ (单选)。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D、柑橘
(3)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一条公路,应该选择_________ (①或②)线) 。
(4)若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___村.
(5)图中公路走向为_________走向,A处这种地形最小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米。
材料一: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吸肥多、生长期长的特点,它对热量要求较高,冬季最低温度如果低于0 ℃,就有可能遭受冻害。我国甘蔗产区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产区逐渐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琼北优势蔗区。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和甘蔗种植区分布图。

(1)指出图中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试分析该地形区种植甘蔗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该地区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
2.单选题- (共13题)

【小题1】图中两个区域( )
A.同属一个大洲 | B.同处一个半球 |
C.同临一个大洋 | D.同为发展中国家 |
A.高温期与多雨期都相同 | B.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 |
C.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 D.高温期与多雨期都不同 |

【小题1】影响该地稻米品质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源
④土壤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A.河流有夏、秋两个汛期 | B.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
C.河流冰期长,含沙量小 | D.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

【小题1】两区域的共同特点是( )
A.等级相同 | B.划分指标单一 |
C.占有一定空间 | D.有明确界线 |
A.地形 | B.海陆位置 |
C.水源 | D.土壤 |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 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
B.“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
C.“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 B.“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
C.“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

【小题1】上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哪些地理气象要素( )
A.降水、气温、光照 | B.光照、气温、降水 |
C.光照、降水、气温 | D.气温、光照、降水 |
A.海陆位置 | B.气候 | C.河流 | D.地形 |

【小题1】该地区西部有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地理分界线可能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
B.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 |
C.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旱地耕作区与水田耕作区的分界线 |
D.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 |
A.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贫瘠 | B.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
C.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 D.该地农业人口多、商品率高 |
【小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洪水期持续放水 | B.枯水期持续放水 |
C.洪水期集中放水 | D.枯水期集中放水 |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
2017年9月28日,在中国国防部行记者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介绍歼-20飞机已经列装部队。歼-20作为中国首款第五代战斗机,具备很强的隐形性能和机动性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J-20飞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和正北方分别前进11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 )
A.在M点的正西方向 | B.在M点的正南方向 |
C.在M点的正东方向 | D.回到M点 |
A.140°W,30°N | B.140°E,40°N |
C.140°W,40°N | D.140°E,30°N |
A.沿着纬线向正东飞行即可 |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D.先向北,过极点,再向南 |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
B.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
C.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
D.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 |
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
B.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
C.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
D.⑥地盛产柑桔、葡萄、油橄榄 |

【小题1】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30°N | B.10°N |
C.40°N | D.50°N |
①热量条件
②水分条件
③相对高度
④纬度高低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A.温室效应 | B.焚风效应 | C.狭管效应 | D.热岛效应 |
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以上,实际建设为350公里/小时的兰新高铁(兰新铁路客运专线),于2014年9月试运行结束(下图),将于年底前开通运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气候干冷 | B.土壤肥沃 |
C.径流稀少 | D.物种丰富 |
A.速度较快 | B.通达度更高 |
C.受天气影响较大 | D.灵活性更强 |
食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剂,地域性极强,种类众多,口味不一。优质食醋采用当地生产的粮食进行酿造。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江南岸,“镇江香醋”是我国四大名醋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使用集体商标。目前,华东五省“镇江香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酿造“镇江香醋”最可能采用的原料是( )
A.高粱 | B.小麦 |
C.玉米 | D.大米 |
A.设备成本 | B.原料成本 |
C.劳动力成本 | D.市场营销成本 |
A.产量大 | B.口味独特 | C.价格低 | D.质量优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