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三年级
试卷号:4756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4

1.综合题(共4题)

1.
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该湖区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下图所示为委内瑞拉部分区域及对应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差异,任选其一分析其原因。
2.
近年来,我国某公司一直在参与尼日利亚的沿海铁路项目建设。下图示意尼日利亚河流与铁路的分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流量特点及形成原因。
(2)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3.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
(2)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
4.
新疆的博斯腾湖的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为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左图)及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右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博斯腾湖区域图     湖风、陆风风速月变化统计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20题)

5.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K、L两城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洋流D.大气环流
【小题2】“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B.暖锋过境增温
C.反气旋气流下沉增温D.暖流流经增温
6.

   发源于五大湖的圣劳伦斯河以“冰钓”闻名于世,魁北克是一座冰钓之城,每逢冰钓季,在冰封的河床上会搭建起近500间垂钓小屋,蔚为壮观(下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康沃尔段河流相比,魁北克段圣劳伦斯河的水文特点是
A. 流量大,流速慢,结冰期长     B. 流量大,含沙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C. 流量小,流速快,结冰期短     D. 流量小,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小题2】为了使垂钓小屋在冰面上更加稳固,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 在河床中打木桩     B. 在冰层上铺水泥
C. 在小屋周围大量浇水 D. 在冰面上大量撒盐
7.

   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风速纬度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B.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小题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D.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8.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D.塔里木盆地
【小题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月~5月B.5月~9月
C.9月~12月D.11月~次年3月
9.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 温、保温、保水、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B.减少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小题2】山东胶东地区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反光地膜,可有效提高苹果的品质,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   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   保持水分
C.反射太阳辐射   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   增加地温
10.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
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
11.
下图为我国某地2019 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A.由南向北B.由西北向东南
C.由北向南D.由东北向西南
【小题2】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
A.2019 年 2 月B.2019 年 7 月
C.2019 年 12 月D.2020 年 1 月
12.

   下图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判断
A. 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
B. 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
C. 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
D. 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
【小题2】此地
A. 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 B. 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
C. 位于90°E,昼长15小时左右 D. 位于150°E,昼长15小时左右
13.
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小题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A.B.
C.D.
14.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小题2】“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
A.B.
C.D.
15.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比②气温高B.②比③气温高
C.③比④气压低D.④与①气压相同
16.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小题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17.
伊朗古城亚兹德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城中古老的“风塔”是一种用来通风降温的建筑设计(下图)。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可让人们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B.便于采光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D.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小题2】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四周流向水池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D.四周为上升气流
【小题3】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库区比周边降水少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C.秘鲁沿岸的上升流D.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18.
下图为某月90°E附近海平面气压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气压值推断,该月最有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小题2】甲地在该月盛行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19.
“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下图为北京地区2007~2010年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小题2】近年来,北京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
A.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B.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
C.城市人口数量大量减少D.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20.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B.信风C.西风D.季风
【小题2】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1.
下图为2018年9月16日17时某天气系统的卫星遥感图(左图)及其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右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中所示时刻,温州市近地面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小题2】据右图,推断该天气系统
A.夏季生成于西太平洋热带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22.
下图为某半球洋流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及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A.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B.大洋西岸的洋流流向均为自南向北
C.大陆东岸的洋流均属寒流
D.大洋环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
【小题2】有关图中洋流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a洋流因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大渔场
B.b洋流可以将污染物扩散到巴西沿海
C.c洋流水温较高,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D.d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分布一定有影响
23.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小题2】蓝水
A.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的影响
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24.
河道整治中,需要统计河流的冲淤状况,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时段内,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A.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B.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
C.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D.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
【小题2】针对0~50年之间累计冲淤状况,该河段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加固河堤B.疏浚河道C.植树造林D.修筑大坝

3.选择题(共2题)

25.先化简,再求值: a2b2b ÷( a2b ﹣a),其中a= 2 ﹣1,b=1.
26.先化简,再求值: a2b2b ÷( a2b ﹣a),其中a= 2 ﹣1,b=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