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地区,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缘的阿里卡,是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和重要渔港,是智利与玻利维亚、秘鲁三国间的商业贸易中心。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虽然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同时,阿塔卡马沙漠还是全球最佳观测星空的地区之一。
(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主要原因。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绝佳的观星条件。
(3)分析阿里卡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4)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南部沿海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塔卡马沙漠分布在南美洲西海岸中部地区,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北缘的阿里卡,是智利太平洋岸最北的港口城市和重要渔港,是智利与玻利维亚、秘鲁三国间的商业贸易中心。
材料一:阿塔卡马沙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阿塔卡马沙漠平均海拔较高,是世界最干旱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虽然其西部边缘的海岸地区常常形成浓厚的海雾,却无法形成降水。同时,阿塔卡马沙漠还是全球最佳观测星空的地区之一。
(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的主要原因。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地区绝佳的观星条件。
(3)分析阿里卡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4)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南部沿海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列问题。

(1)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是是_____。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图中最高山在该区域的_____方位。
(2)图中(左下角附近)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____。
(3)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中D处小船的是_____山顶。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支流。
(4)若想在图中D处右侧的河流上修建一座大坝蓄水,且坝顶海拔高度为100米,分析建此大坝的优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1)字母C表示的地形部位是是_____。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图中最高山在该区域的_____方位。
(2)图中(左下角附近)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____。
A.100 m≤H<300 m | B.100 m≤H<200 m |
C.200 m≤H<300 m | D.100 m<H≤300 m |
(4)若想在图中D处右侧的河流上修建一座大坝蓄水,且坝顶海拔高度为100米,分析建此大坝的优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3.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30°N纬线是一条神奇的纬线,附近分布着许多奇特的地理景观和城市。

(1)判断下列表格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四城市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2)比较上表中a、b所代表的两个城市的降水季节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请简述拉萨光照资源丰富的原因。
(4)说出上海与亚历山大所处的自然带类型。
30°N纬线是一条神奇的纬线,附近分布着许多奇特的地理景观和城市。

(1)判断下列表格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四城市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

(2)比较上表中a、b所代表的两个城市的降水季节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请简述拉萨光照资源丰富的原因。
(4)说出上海与亚历山大所处的自然带类型。
4.
下为二分二至示意图和某日各纬度昼长分布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公转方向是_____(顺或逆)时针。左图中④为_____节气。
(2)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活动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
会议期间,地球运行在左图中_____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_____(方向)移动,该时段,北京天安门升国旗的时间越来越_____(早或晚)。
(3)会议期间,北京比上海________(选择填空)。
(4)图表示节气的日期是_____,此时地球运行到图中_____位置(填序号),该日北极圈内出现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内最大值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地球公转方向是_____(顺或逆)时针。左图中④为_____节气。
(2)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活动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
会议期间,地球运行在左图中_____段(填字母),太阳直射点向_____(方向)移动,该时段,北京天安门升国旗的时间越来越_____(早或晚)。
(3)会议期间,北京比上海________(选择填空)。
A.自转线速度大 | B.正午时人的影子长 | C.白昼时间短 | D.日出时间早 |
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注:可逆反应)。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说出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的两个省的简称。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
(4)部分喀斯特地貌区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对此请给出开源性建议。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石柱和石幔,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注:可逆反应)。近年来,随着溶洞的旅游开发及该地区的工矿城市建设,溶洞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下河水位下降等。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

(1)说出我国喀斯特地貌广布的两个省的简称。
(2)指出溶洞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3)推测溶洞中地下河水位下降可能的原因。
(4)部分喀斯特地貌区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缺水问题,对此请给出开源性建议。
2.单选题- (共11题)
6.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 )
【小题2】制约丁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图中甲、乙、丙( )
A.地貌分别是峡谷、冲积扇、三角洲 |
B.地貌分别由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
C.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丙、乙 |
D.地貌特征分别是山高谷深、地形平坦、地势低平 |
A.灌溉水源 | B.劳动力 |
C.热量 | D.科技水平 |
7.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小题2】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小题3】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A.车流量大 | B.平均坡度大 | C.雾霾天多 | D.两侧村庄多 |
A.6:00出发,左侧靠窗 | B.8:00出发,右侧靠窗 |
C.10:00出发,左侧靠窗 | D.12:00出发,右侧靠窗 |
A.地形 | B.纬度位置 | C.海陆位置 | D.大气环流 |
8.
左图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EF处河谷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2】下列关于EF所处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
A.自东向西 | B.自西向东 |
C.自北向南 | D.自南向北 |
A.该河段位于南半球 | B.地质构造上属于断层 |
C.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 | D.该河段河流以下蚀为主 |
A.EF所处河段为地上河 | B.具有凌汛现象 |
C.流量季节变化小 | D.河流流速快 |
10.
下图为山东省沂源县西南某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图中的东周河因溯源侵蚀,袭夺了沂河上源。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小题2】沂河上源被袭夺后,会导致
【小题3】有利于沂河上源被东周河袭夺的自然条件是

【小题1】袭夺发生后,河水流向出现倒转的河段是
A.AB段 | B.BC段 | C.CE段 | D.EF段 |
A.BC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慢 | B.FG河段宽谷内水流变细变小 |
C.CD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少 | D.大张庄夏季暴雨洪涝增多 |
A.沂河的落差比东周河大 | B.该区域地壳出现沉降运动 |
C.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 D.CD河段附近的岩体较破碎 |
11.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夏季盛行风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小题2】在甲地沿海渔业资源较丰富的季节,甲地沿海
【小题3】甲、乙两地同时日出的那一天

【小题1】该区域夏季盛行风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
C.地形地势的区域差异 | D.大气受热上升 |
A.进入雨季 | B.海上风浪较小 |
C.水温偏低 | D.海面能见度高 |
A.甲地白昼时间较乙地短 | B.太阳直射点北移 |
C.太阳直射点南移 | D.太阳直射南半球 |
12.
读长江中游某支流某河段分布图(下左图)和该河段河水水位年变化曲线图(下右图)。则下列关于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处的人们可以看见河里的行船 |
B.乙处夏季地下水补给河水 |
C.图中P等高线的数值是65米 |
D.丙处修建公路平时有利于人们游览,但汛期不利于防汛物资的运输 |
13.

【小题1】惊蛰和霜降节气与我国黑龙江省实际物候相比
【小题2】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劳动人民发明的。下表为二十四节气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惊蛰和霜降节气与我国黑龙江省实际物候相比
A.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错后 | B.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 |
C.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 | D.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提前 |
A.白昼逐渐变短,故此导致降温显著 |
B.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
C.此季节多气旋活动,云雨天气多,使气温不断降低 |
D.冬季风增强,冷空气分批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
14.
下图为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理现象是
【小题2】对于上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小题1】该地理现象是
A.海啸 | B.石油泄漏 | C.台风 | D.飓风 |
A.④地位于两大板块边界 |
B.⑤地比②地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
C.③地因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
D.③地比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 |
15.
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四地主要外力作用相似的是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大河有三种以上补给来源 | B.②处土层深厚肥沃 |
C.③处地形平坦宜建水库 | D.④处河段存在裁弯取直现象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6.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小题2】造成⑦处易成谷地的原因为

【小题1】下列名山或山脉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①处地质构造相类似的是
A.华山 | B.喜马拉雅山 | C.泰山 | D.安第斯山 |
A.岩石坚硬 | B.挤压力大 | C.张力作用 | D.差异性侵蚀 |
3.多选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