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554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2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 “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 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3)简述“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实施对辽河流域水循环及水文特征的影响。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走向与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陵分界线基本一致。长城古代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分界线,该线以西以北为游牧民族聚居地,他们善骑射,耕作水平极低,衣食受自然灾害影响极大。

(1)简析长城以西以北的古代游牧民族善骑射、耕作水平低的地理原因。
(2)长城在东段主要以砖石砌成,西段主要用夯土筑成,分析原因。
(3)长城沿线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原因。
3.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青海省的塔拉滩(左图)是高寒干旱沙质草原地区,该地区有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下图),形成了良性循环。


分析光伏产业对塔拉滩植被恢复的积极作用,说明引入牧羊业对光伏产业园区的有利影响。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和凉爽的气候,耐寒,喜潮荫,忌高温、强光。适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的土壤种植。
主要生长于我国北方海拔l500—3100米的山地林下、林边及灌丛中。党参是我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是我国党参药材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白山市中药材产业围绕参业发展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了全市农业大发展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下图为白山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简述自山市成为我国重要党参基地的优越自然条件。
(2)专家预测,党参种植业作为白山市农业支柱产业前景良好,请从社会经济方面说明理由。
(3)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你对该地农业发展有何建议?
5.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见下图)跨越50°N,年均气温-5.3℃,极端最低气温-58℃,全年封冻期210天以上。2018年12月21日,根河被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正式授予“中国冷极”称号。2018年12月25日,第六届中国(根河)冷极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根河市开幕,中外游客挑战逾-40℃的“中国冷极”之寒冷。


分析根河成为中国冷极的原因,并设计“中国冷极节”开展的旅游项目。

2.单选题(共4题)

6.

   在东非大裂谷的边缘,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两国的交界处,有两座神秘的盐湖,它们紧挨着火山,湖水中含有特殊的火山熔岩成分(富含钠、钾元素),使得湖面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盐湖周边高度盐碱化的土壤以及湖面上挥发的有毒气体,使得这里的环境并不适合大多数生物存活,却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下图为纳特龙湖和马加迪湖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马加迪湖形成于(   )
A.火山口集水B.河流改道
C.滑坡阻断河流D.地壳断陷集水
【小题2】马加迪湖水源主要是盐水温泉(温度高达86℃),该湖高盐度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碳酸盐火山灰随东南信风落入湖中B.汇入淡水较少
C.蒸发量较小D.湖泊没有出口
【小题3】小火烈鸟每年干季迁徙到此觅食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
A.干季天敌少利于繁殖
B.嗜盐微生物、卤虫生长繁殖快,饵料丰富
C.气候干燥,不利于疾病传播
D.入湖河流多,饵料丰富
7.
侵蚀基准面是影响某一河段或全河发育的顶托基面,通常分为总侵蚀基准面(即海平面)和地方侵蚀基准面,其升降引起河段的冲淤和形态上的变化。夷平面是地壳在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形成的近似平坦地面,其发育过程爱侵蚀基准面的控制。夷平面被抬升以后即成为残留在山坡或山顶上的古夷平面。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侵蚀基准面下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的侵蚀作用减弱B.河流的堆积作用加强
C.河流的长度将会加长D.河流的宽度将会变
【小题2】在山区,多级古夷平面的存在,表明
A.地壳长期稳定B.地壳持续性抬升
C.地壳间歇性抬升D.侵蚀基准面持续上升
【小题3】在岩性差异不大的可溶岩石中,若在当地岩溶基准面的控制下,岩溶发育速度与深度的关系是
A.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强B.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C.与深度无关D.在不同地区关系不同
8.

   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植物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这类是长日照植物。反之,植物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就是短日照植物。下图为A、B两类不同日照类型作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A、B两类日照类型的作物分析,正确的是
①A属于长日照植物  ②B属于长日照植物  ③A属于短日照植物  ④B属于短日照植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美国园艺学家加纳与阿拉德,将在美国南部正常开花的烟草移至美国北部栽培时,夏季只长叶不开花,但在秋冬移入温室则可开花结实。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
B.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冬季温室温度适宜昼长,变短而正常开
C.烟草属于短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短,夏季无法开花
D.烟草属于长日照植物,向北引种因临界日照时间变长,夏季无法开花
【小题3】由于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短日照植物大豆(花期在6~7月,果期在7~9月)从中国的东北到海南都有当地育成的品种,它们各自具有适应本地区日照长度的光周期特性。若将东北的大豆在北京种植,它将
A.提早开花结实,产量降低B.提前开花结实,产量提高
C.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D.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降低
9.
下图为我国某地形区内甲、乙两监测点地温包络线分布图(地温包络线由各深度的最冷月平均温度线与最热月平均温度线组成,形状犹如向上的“喇叭”),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被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记作 ZAA)。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该地形区最可能为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三江平原D.江南丘陵
【小题2】研究表明 ZAA 与多种因素有关,甲、乙两观测点 ZAA 相差较大,其影响因素中最弱的是
A.土层含水率B.植被覆盖率C.土层质地D.地形地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