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5题)
1.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雨(雪)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小题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 B.大气环流 | C.地形 |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2.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小题1】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 B.天气状况 |
C.昼夜长短 | D.海拔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3.
【小题2】受③、④之间槽线影响,③处将可能出现
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一低气压的两条槽线。回答下列各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晴暖天气 | B.台风 |
C.连绵阴雨 | D.寒潮 |
4.
如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小题2】该山地南坡属于()
A. 阳坡和迎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阳坡和背风坡 D. 阴坡和迎风坡
【小题3】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 可能是由于北坡()
A. 降水丰富 B. 热量充足
C. 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 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小题1】甲、乙、丙三地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小题2】该山地南坡属于()
A. 阳坡和迎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阳坡和背风坡 D. 阴坡和迎风坡
【小题3】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 可能是由于北坡()
A. 降水丰富 B. 热量充足
C. 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 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5.
读“沿30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②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①③两地的原因是()

【小题1】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②地比①地大 |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小 |
C.该月份③地正值伏旱天气 |
D.大气逆辐射①地强于②地 |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
B.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 |
D.受地形影响,气温较同纬度高 |
6.
【小题2】最不利于晨练的日期是 ( )
下图为某气象台记录的某年11月8日~11日6:00气温垂直分布数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8日,天气晴暖,空气湿润 |
B.9日,该地出现大风、升温天气 |
C.10日,气温高,气流上升,可能为阴雨天气 |
D.11日,天气晴暖,气压较高 |
A.11日 | B.10日 | C.9日 | D.8日 |
7.
【小题2】图中天气系统一般出现在下列哪种气压状况图中(单位:hPa)
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剖面示意图”,此时正经受某天气系统的影响。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A.有降水,大气中水的相态变化会放出热量 |
B.云量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多 |
C.云量增多,大气的逆辐射增强 |
D.云量增多,地面长波辐射增强 |
A.![]() | B.![]() |
C.![]() | D.![]() |
9.
①夏季风 ②准静止锋 ③地形雨 ④人类活动
【小题2】下列对资料解读正确的是
读浙江衢州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①夏季风 ②准静止锋 ③地形雨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6、8月份温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
B.影响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包括直射点移动与天气状况 |
C.进入春季后降水量保持增长趋势 |
D.该年份的第一季度旱情最为严重 |
10.
【小题2】两地纬度相同,但乙地比甲地降水量大得多,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关于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合理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左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和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右图为左下图岛屿的地形略图,其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虚线为可能)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甲处1月牧草枯黄 | B.乙地有明显干湿两季 |
C.7—12月降水量逐月增加 | D.气温年较差(较)小 |
A.与东南季风有关 | B.乙地海拔比甲地较低 |
C.乙侧山坡迎暖湿信风 | D.甲深居内陆,乙沿海 |
A.L1符合实际,因为岛中距海较远气压较高 |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 |
11.
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下图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
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
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
D.夏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高温多雨 |
12.
【小题2】冬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是
【小题3】可能出现暖冬的年份是
东亚冬季风及亚洲高压标准化强度指数变化反映了东亚冬季风和亚洲高压的强度变化(正值表示高于平均值,负值表示低于平均值)。下面两图反映了50年间东亚冬季风(左)及亚洲高压(右)标准化强度指数历年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冬季风强弱年际变化小 | B.亚洲高压强弱季节变化小 |
C.冬季风与亚洲高压强弱变化呈正相关 | D.冬季风与亚洲高压强弱变化呈负相关 |
A.2011年 | B.1987年 | C.1979年 | D.1962年 |
A.1967年 | B.1982年 | C.2001年 | D.2011年 |
13.
【小题2】此日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下图示意某年6月22日08时(北京时间)海平面气压形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图中形成的冷锋系统有4处 |
B.图中a、d处可能为阴雨天气,b、c处可能为晴朗天气 |
C.①地气压值可能是1002Pa |
D.②地气流呈顺时针辐合 |
A.济南趵突泉水汹涌 | B.江淮地区阴雨绵绵 |
C.天山牧场的牧民大都在山下放牧 | D.石家庄地区冬小麦开始返青 |
14.
下图为“某年7月某日14时副热带高压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高温晴热天气的是
【小题2】图中数码所在地区最可能有台风活动的是

【小题1】此时,下列地区最可能出现高温晴热天气的是
A.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 B.日本北部、朝鲜半岛 |
C.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 | D.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5.
【小题2】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读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地农业容易受春旱威胁 | B.②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
C.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高 | D.③地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