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521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厄瓜多尔是南美最小的国家之一,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自然景观最丰富多样的国家。但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

材料二:厄瓜多尔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对外贸易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经济发展对外依存程度较高。当前厄瓜多尔与中国企业合作完成许多项目,在厄瓜多尔开展经营活动的中资企业已近百家。

   材料三:厄瓜多尔概况及两城市气候统计图。

(1)比较甲乙两河流量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厄瓜多尔被称为自然景观“最富多样的国家”的原因。
(3)简述厄瓜多尔泥石流频发的自然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发展,将武汉确定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近年来,武汉光谷已形成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该城市从传统的“钢城”向“芯城”转型升级。

材料二:武汉附近的长江河道中沙洲众多,成因不同,消长不停。受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现象。

材料三:下图为长江黄金水道布局示意图和武汉及周边地区略图。


(1)说出甲、乙两处沙洲的不同成因。
(2)简述材料二中“洲渚日增,江流日狭”的原因。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武汉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4)简述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促使武汉从“钢城”向“芯城”的转变。
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N市所在区域是我国的红薯主产区之一,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喜光喜温,怕旱怕涝,种植时需要起垄栽培。左图示意R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右图示意N市所在区域红薯的起垄种植。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2)分析N市所在区域种植红薯采用起垄栽培的原因。
(3)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N市所在的盆地白天山腰多云雾、夜间多雨的原因。

2.单选题(共12题)

4.
冻裂(林木)是指林木向阳面受冬季昼夜温度剧变致使树干纵向冻裂。在高寒地区的疏林地受害更重。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可降低产量和品质。 下左图为我国东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树木冻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上左图中M、N、T、S四地中林木冻裂灾害最严重处与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处的高差可能是(  )
A.400米B.600米C.800米D.1000米
【小题2】推测疏林地受害更重的原因是(  )
A.树干的庇荫状况差B.受冬季风影响大
C.易受病虫害侵袭D.生长快,木质差
5.

   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家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一些树上深绿树叶中有些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一些光秃秃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两种树的树叶凋落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树种最有可能属于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小题2】张小明根据甲乙树的树叶生长及脱落特征推断自然界有些树的树叶夏季停止生长,当秋雨开始时立即生长。该树种最有可能位于
A.10°~25°大陆东岸B.30°~40°大陆东岸
C.30°~40°大陆西岸D.40°~60°大陆东岸
6.
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山体滑坡之前,河流流向为
A.①处流向②处,西南流向东北B.①处流向②处,西北流向东南
C.②处流向①处,西南流向东北D.②处流向①处,东南流向西北
【小题2】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则①处水位变化为
A.B.
C.D.
【小题3】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
A.没有变化B.向高海拔处凸出
C.向低海拔处凸出D.趋于平直
7.
下图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的是
A.冬季白天B.冬季夜晚C.夏季白天D.夏季夜晚
【小题2】关于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分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B.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C.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的原理D.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
8.
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中的时间为3日和4日,甲地为( )
A.3日20时B.4日4时C.3日4时D.4日20时
【小题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美国伊利(西5区)湖畔夜幕降临B.坦噶尼喀(东2区)湖畔烈日当空
C.黑瞎子岛(东9区)河畔夕阳西下D.厦门筼筜(东8区)湖畔曙光初现
9.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处在月影中的人们就可以看到日食现象,中国民间称之为“天狗啃太阳”。下面左图为2019年7月2日在南美洲智利某地(30°S)用多次曝光手法记录一次日全食过程的合成照片,下面右图为观测地当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观察者可以看到“天狗”总是从太阳的某一侧开始“啃”,这个方向是
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
【小题2】据图推测此次日食发生在当地时间
A.凌晨B.上午C.正午D.下午
10.
瓦屋山(左图)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海拔最高为3522米,垂直高差近1000米,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坦如桌台,周边悬崖陡壁围绕,地质学家誉其为“中国桌山,人间仙台”。瓦屋山顶部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下面是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1-3题。

【小题1】右图中,能代表瓦屋山顶部岩石类型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瓦屋山顶成“桌台状”,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岩浆活动、侵蚀作用、固结成岩、沉积作用、断裂上升
B.岩浆活动、断裂上升、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小题3】瓦屋山山顶地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11.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A.沿等高线B.沿山脊线C.沿山谷线D.连接聚落
【小题2】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小题3】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A.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B.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
C.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D.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遂道的成本
12.
下图甲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  )
A.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B.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
C.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长快D.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小题2】图乙中反映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  )
A.①B.②C.③D.④
13.

   近5年来我国的城乡对比关系已经开始出现新的现象。城镇化的条件开始出现改变,以前农村一城市单向的城镇化过程,可能会出现反向或双向的过程(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促使近5年来出现城乡人口流动变化的条件是(   )
①城乡收入差距减小    
②乡村交通通达度高于城市
③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④乡村生活节奏比城市悠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小题2】在农村一城市反向或双向流动过程中,出现了(   )
A.虚假城市化B.逆城市化
C.初期工业化D.滞后城市化
14.

   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2013年阿里公布20个中国淘宝村之后历经短短三年时间,淘宝村就猛增到1310多个。绝大多数淘宝村区位对大、中城市有较高的敏感性。下图是2014年我国三个中心城市不同半径内的淘宝村数量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三个中心城市为中心不同半径淘宝村数量变化表明,淘宝村的最佳区位是离城市中
A.50-100kmB.100-200km
C.200-300kmD.300-500km
【小题2】以深圳和上海为中心300-500km半径范围内的淘宝村数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市产业集聚程度的差异B.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差异
C.村、镇数量和密度的差异D.大、中型城市数量的差异
15.

   工作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匹配(职住空间匹配)直接影响到城市通勤成本。城市各空间单元职住比的区位熵(区位熵=)是反映城市职住空间匹配的重要指标(以下简称区位熵)。读上海市中心区2010-2013年职住比区位熵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城市某个空间单元职住比的区位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区位熵显著偏高的地方,通勤成本低
B.区位熵显著偏低的地方,通勤成本高
C.区位熵显著偏高的地方,常住人口密度高
D.区位熵显著偏低的地方,常住人口密度低
【小题2】下列因素对区位熵变化影响最不明显的
A.城市住房发展B.城市产业发展C.城市规划D.城市公共交通负荷
【小题3】上海市中心区区位熵分布表明
A.中心区内环就业主导型用地比重最大
B.中心区外环就业主导型用地比重最大
C.中心区就业主导型用地与就业主导型用地比重相当
D.中心区职住空间匹配比较理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