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的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的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处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1)简述A气压带的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说出甲、乙两处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4)简述图2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2.
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完成下列各题。

(1)按气压状况,①地为________中心,③地为________中心。
(2)图中②地吹________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原因。
(4)简述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5)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1)按气压状况,①地为________中心,③地为________中心。
(2)图中②地吹________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试简述其原因。
(4)简述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5)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2.单选题- (共10题)
3.
高压、低压和锋面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大大小小的天气系统相互作用,演变出不同的天气过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每年的夏季,使长江流域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2】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每年的夏季,使长江流域形成伏旱的天气系统是()
A.图A | B.图B |
C.图C | D.图D |
A.图A天气系统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
B.图B中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
C.图C中乙地多阴雨天气 |
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多阴雨天气 |
4.
关于海口市(20ºN)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海口市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 |
B.太阳直射20ºN这一天是海口市白昼最长的一天 |
C.在春分日时,海口市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
D.在海口市,白昼最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同一天 |
5.
下图中abcd四点间(a与b海拔相同、c与d海拔相同)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a处气压低于c处,所以a处气温比c处高 |
B.由于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气流由c处流向a处 |
C.由于b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气流由b处流向d处 |
D.由于c处为高压,d处为低压,所以c处为晴朗天气,d处为阴雨天气 |
7.
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10时 | B.2月16日07时 |
C.2月16日12时 | D.2月15日23时 |
9.
广东常说的“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对该现象发生时间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春季——冷空气北撤,暖湿空气迅速反攻,遇到较冷物体而水汽凝结 |
B.夏季——气温高,空气对流上升而水汽凝结 |
C.夏秋季——台风过境,湿润气流辐合上升而水汽凝结 |
D.冬季——冷空气南侵,暖湿气流被迫抬升而水汽凝结 |
10.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与上图中M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下图中的( )

【小题1】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
B.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 |
C.图示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 |
D.图示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 |
A.![]() | B.![]() |
C.![]() | D.![]() |
11.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
A.图中C层 | B.图中G层 |
C.软流层 | D.下地幔 |
12.
读某一时期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地带中的大气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是()
【小题2】古代航海家及商人利用帆船在海上航行,当他们航行到纬度30度附近的海域时,航行经常会遇到困难。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判断,该困难最可能是()
【小题3】此时,杭州盛行( )

【小题1】图中①地带中的大气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是()
A.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湿润 | B.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 干燥 |
C.上升 湿润 | D.下沉 干燥 |
A.该海域风浪太大 | B.该海域海盗太多 | C.该海域风力太小 | D.该海域太过广阔 |
A.东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南风 | D.西北风 |
3.选择题- (共5题)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①不两立,王业不偏安②,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③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④。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⑤。今贼适疲于西⑥,又务于东⑦,兵法乘劳⑧,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
【注】①贼:指曹魏。蜀以继承汉的正统自居,所以称曹魏为贼。②偏安:偏居于一个角落。指蜀汉当时偏居在四川一地。③思惟:考虑。④并日而食:两天才能吃到一天的饭。意思说行军艰苦,不能按时进食。⑤非计:决策不正确。⑥今贼适疲于西:指蜀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出祁山伐魏,魏调军西下。⑦又务于东:指建兴六年曹休攻吴,被吴将陆逊大败于石亭,魏调军东下。⑧乘劳:乘敌人疲劳的时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