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_,试列举与图中地理环境类似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多选)(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3)试简要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如图为某地区城市规划图,城市综合体是集居住、办公、餐饮、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生活空间。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拟在①②③④四处建设保障性住房,结合图示分析选址的共同区位条件。
(2)该城市拟在甲、乙中选一处规划建设化工园,请判断选址地区并说明其选址的合理性。
(3)位于主城的丙处拟规划建设地标级城市综合体项目,简要说明该项目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作用。
材料1 截止2011年10月底经过综合治理,新疆塔里木河已实现连续17个月不断流,一度断流的下游地区草木复苏,生态趋于好转。
材料2 南疆人口分布图。

(1)据图分析南疆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2)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口迁入,试分析原因。
(3)有人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应大量迁入人口,你觉得合理吗?试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9题)

【小题1】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地盐碱化 B. 大气污染
C. 森林破坏 D. 温室效应
【小题2】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同一性

【小题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 阳坡和背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阴坡和迎风坡 D. 阳坡和迎风坡
【小题2】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
A. 高山草甸 B. 高寒荒漠
C. 针阔叶混交林 D. 高山针叶林
2017年7月15日,世界最长的沙漠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全线贯通,总里程约2768公里,沿线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下图为京新高速公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乌鲁木齐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常绿阔叶林、温带荒漠 |
B.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 |
C.常绿硬叶林、温带草原 |
D.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
A.热量 | B.光照 | C.水分 | D.海拔 |

【小题1】【小题2】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
C.南半球温带地区 |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
A.海陆位置 | B.纬度位置 | C.山脉走向 | D.山体坡度 |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图所示,由海南背心—广西、湖南短袖—湖北衬衣—河南西服—河北、辽宁大衣—吉林、黑龙江厚羽绒服的衣着变化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A.整体性 | B.联系性 |
C.差异性 | D.开放性 |
A. 东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 B. 中部地区以县内流动为主
C. 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D. 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小题2】图中数据反映,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小 ④省际经济差异变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小题3】促使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条件的差异 B. 教育水平的差异
C. 区域经济的差异 D. 居住环境的差异
烤烟是云贵高原种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烤烟的生长习性是喜光、喜热、不耐寒、土壤要求红壤最好,黄壤次之,黔中高原一带分布黄壤,而滇中高原一带则为红壤。下图为黔中高原贵阳和滇中高原玉溪的气候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云贵高原发展烤烟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是( )
A.气温适中,降水适量 | B.技术成熟,经验丰富 |
C.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 D.劳力丰富,质优廉价 |
①市场
②土壤
③科技
④光照
A.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2015年11月我国宣布放开“全面二孩”政策。下左图示意2010年我国人口金字塔.下右图示意1980~201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1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
A. 缓慢持续增加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快速减少
【小题2】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13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 生育政策 B. 城市化
C. 育龄人口 D. 资源状况
【小题3】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
A. 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 B. 适度延缓退休年龄
C. 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 D. 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为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1965~1975年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经济快速发展 B. 自然灾害频发
C. 城市问题突出 D. 国家人口政策
【小题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
A. 停滞增长 B. 缓慢增长 C. 快速增长 D. 持续下降
山东省沾化县是全国闻名的“冬枣之乡”,肉多皮薄而脆,落地而碎。“沾冬二号”冬枣含糖量高达38%(普通冬枣25%,甘蔗12%)。前几年,冬枣价格每公斤高达50元左右,当地农民纷纷扩大生产。2012年虽然冬枣大丰收,但每公斤才卖到3元左右,导致大量冬枣烂在地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山东省沾化县冬枣含糖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A. 气温高 B. 昼夜温差大 C. 光照强 D. 年降水量多
【小题2】导致大量冬枣烂在地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政策 B. 交通 C. 市场 D. 技术

【小题1】关于该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沿岸形成城市群 |
B.以中、小城市为主 |
C.城市①的服务范围最大 |
D.多数城市占地面积大 |
A.山地 | B.盆地 |
C.高原 | D.平原 |
“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读广东省总抚养比(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趋势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广东省人口红利的转折拐点出现在( )
A.2000年 | B.2008年 |
C.2013年 | D.2020年 |
A.广东省经济发达 | B.外来人口迁入多 |
C.人口基数大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A.人口总量减少 | B.劳动力短缺 |
C.就业困难 | D.人口素质下降 |

【小题1】该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
A.1999年 | B.2002年 |
C.2008年 | D.2011年 |
A.1990年;2011年 | B.1993年;2008年 |
C.1990年;2008年 | D.1993年;2011年 |
下图示意“武汉三镇空间略图”,其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平原广阔 B. 季风气候 C. 河流交汇 D. 矿产开发
【小题2】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
A. 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 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 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D. 从放射状向内聚发展
【小题3】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A. 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 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发展
C. 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 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城市的发展

【小题1】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 依据“木桶原理”,地球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 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其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小题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其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适宜 B. 其他自然资源丰富 C. 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 人口素质较高

【小题1】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的通达度高 | B.冬季无污染 |
C.地价低廉 | D.工人素质高 |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小题1】图中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 | 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
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 | 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 |
①缓解西南地区人地压力
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状况
④促进西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