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 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
材料三 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

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平均风速、日照时数(1971~2000年)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2.
下图是我国西部不同纬度两座山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山B坡冰川分布的下界高度比A坡的低,其原因是什么?
(2)乙山D坡自然带数目比C坡的多,其原因是什么?
(3)与乙山的针叶林带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带分布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带,简析其主要原因。

(1)甲山B坡冰川分布的下界高度比A坡的低,其原因是什么?
(2)乙山D坡自然带数目比C坡的多,其原因是什么?
(3)与乙山的针叶林带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带分布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带,简析其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5题)
3.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太白山
【小题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小题1】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4.

【小题1】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44°N)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该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森林、道路乃至部分房屋,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
B.山地阻挡,背风坡降水少 |
C.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5.
植被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即植被叶面积指数=植物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在我国,大致以100°E为界,东部大部分地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大于西部的。读我国30°N上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图示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小题2】下列选项中所述地理事象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与图示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最相符的是

【小题1】造成图示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 B.降水 | C.冰川 | D.海拔 |
A.从新疆向东依次出现的沙漠、草原、森林 |
B.由刚果盆地向北到地中海沿岸依次出现的自然植被 |
C.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 |
D.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点点绿洲 |
6.
读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图中甲、乙两地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表径流 ②热量 ③降水 ④地形
【小题2】图中a、b两山峰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下列关于两座山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造成图中甲、乙两地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表径流 ②热量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a山峰的雪线比b山峰的低 |
B.b山峰的自然带谱比a山峰的丰富 |
C.a山峰的雪线东侧比西侧低 |
D.b山峰的雪线7月比1月高 |
7.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口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据此完成题。

【小题1】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小题2】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北京香山红叶最佳观赏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那么,赴喇叭沟门观赏白桦林金黄色树叶美景宜选在()

【小题1】北京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 B.针阔叶混交林 | C.落叶阔叶林 | D.针叶林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大气环流 | D.地形 |
A.9月中旬 | B.10月上旬 | C.10月下旬 | D.11月中旬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