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504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2

1.综合题(共4题)

1.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其判断依据是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____,地震波B速度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是______界面。
2.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中,取决于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的是___________。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中,能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是因为____________。
(4)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取决于地球_________。
3.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以_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光照图。 
(2)图中晨线是___________,昏线是____。 
(3)此图所示为北半球的______(填节气),此后,太阳直射点向_______(南或北)移动。 
(4)A、D、E三点的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
(5)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D点的地方时为______时。
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它是良好的储________构造。从地形上看,A处为________,据图分析,A地形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2)①地是________(火山构造名称),常积水成湖,且①处的________岩可转化为③处的________岩。
(3)从图中看,B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这种地质灾害又有可能诱发________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2.单选题(共24题)

5.
青藏高原是我国获得年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其太阳辐射最强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B.纬度很低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D.受陆地影响大,吸热多
6.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小题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7.
下列概念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
A.褶皱和断层B.背斜和高地C.向斜和低地D.谷地和低地
8.

   和田玉分布于昆仑山,是由大理岩与岩浆接触形成的玉石,其中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产于河床中磨圆程度好的称为籽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和田玉属于
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
【小题2】导致和田玉籽料磨圆程度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接触变质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
9.
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B.
C.D.
10.

   庐山以雄、奇、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读上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

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小题2】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12.

   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下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B.堆积C.侵蚀D.风化
【小题2】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3.

   下面图甲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乙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昆仑站 B. 中山站 C. 长城站 D. 南极点
【小题2】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乙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每年十月通常秋高气爽的北京,今年深陷重重雾霾污染中。28日开始的雾霾严重污染北京并将延续到29日,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如图为城区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小题2】读图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15.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小题2】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
②大气运动
③生物演化
④地热资源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

   北京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王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
A.160°W
B.160°E
C.80°W
D.40°E
【小题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
17.

   2016年9月7日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首次观测到小行星2009ES。这颗小行星被国际天文学界列为对地球具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小行星之一。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小行星最可能来自
A.火星和木星之间B.地月系
C.河外星系D.土星和木星之间
【小题2】2009ES四周没有气体聚焦,其原因是2009ES:
A.温度高B.自转速度快
C.距太阳较远D.质量和体积过小
18.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6月22日前后地球上 ( )
A.极昼和极夜的范围会缩小B.温带范围会扩大
C.热带范围保持不变D.热带范围会扩大
【小题2】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 ( )
A.北极点永远是极夜B.没有昼夜交替
C.没有四季变化D.不存在地方时差
19.
据国外媒体报道,2017年8月21日出现的日全食是近40年以来首个在美国大陆发生的日全食。读图“日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天体系统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小题2】日食发生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B.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产生美丽的极光
D.影响美国太阳能发电
20.
上海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能源供应一直比较紧张。有专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把上海市两亿平方米的屋顶安装上光伏发电设备,打造屋顶太阳能发电站,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下图示意的是屋顶太阳能发电站。

【小题1】读图,与上海市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发电站”无关的是(   )
A.上海缺乏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
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
D.上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小题2】读下列四图,若只考虑昼夜和云量情况,下列气温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B.c>d>a>bC.c>b>d>aD.b>a>c>d
21.
9 月1 日20 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是(  )
A.19 时56 分4 秒B.19 时3 分56 秒
C.20 时56 分4 秒D.20 时3 分56 秒
22.
主要由大气反射作用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B.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
C.冬季多云的夜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D.日落后的黄昏,天仍是明亮的
23.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下图大气的作用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24.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雪松美丽皎洁,晶莹高雅。新疆伊犁河谷的冬韵,迷人不已,特别是那有着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雾凇,最是醉人。下图为伊犁河谷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伊犁河谷醉人的雾凇景观出现的月份是(  )
A.3月~5月B.7月~9月
C.10月~12月D.12月~次年2月
【小题2】最有利于伊犁河谷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
A.晴朗大风的白天B.晴朗微风的夜晚
C.风雨交加的夜晚D.细雨蒙蒙的白天
25.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B.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D.空中云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26.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若乙为变质岩,则它最可能是(   )
A.片麻岩B.大理岩C.石英岩D.板岩
27.
下面甲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乙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丹霞山的岩石类型及使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乙图中的 (   )
A.b、①B.a、②C.e、③D.d、④
【小题2】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是 (   )
A.风力堆积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堆积
28.
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
A.①处地壳运动较为稳定
B.②处土层深厚肥沃
C.③处地形平坦宜建水库
D.④处河流流速缓慢
【小题2】图中四地主要外力作用相似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选择题(共1题)

29.用铜片、锌片和稀硫酸及若干其它器材组合成一个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并回答

4.填空题(共1题)

30.
读下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分别是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甲、乙代表的岩石是_____和________。
(3)导致我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作用,其具体岩石类型是 ________,该种岩石经过③作用后,形成的乙类岩石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