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我国年太阳辐射能分布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②相比,简析①地区太阳能更丰富的主要原因。
(2)指出②地区东侧重点发展太阳能发电站的原因。
(3)简析③地区太阳能最少的原因。
(4)下列曲线中,较符合从①→③一线的太阳能变化曲线是( )

(1)与②相比,简析①地区太阳能更丰富的主要原因。
(2)指出②地区东侧重点发展太阳能发电站的原因。
(3)简析③地区太阳能最少的原因。
(4)下列曲线中,较符合从①→③一线的太阳能变化曲线是( )

2.
读全球昼夜分布图(图中斜线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源

(1)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纬度)、 (经度)。
(2)若此日过后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减小,那么太阳直射点应向_____ 移动,地球在公转轨道中接近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公转的速度越来越 (填“快”或“慢”)
(3)此时,M、x、y、z四城市中熄灭路灯的是___ __;四城市中一年昼夜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 ___;再过6个月,以上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___ __。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 __点。
(5)M地的昼长为___ __小时,日出时间为___ __。
(6)地球自转运动中,M、y、z三城市线速度最大的是___ __。

(1)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纬度)、 (经度)。
(2)若此日过后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减小,那么太阳直射点应向_____ 移动,地球在公转轨道中接近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公转的速度越来越 (填“快”或“慢”)
(3)此时,M、x、y、z四城市中熄灭路灯的是___ __;四城市中一年昼夜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 ___;再过6个月,以上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___ __。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 __点。
(5)M地的昼长为___ __小时,日出时间为___ __。
(6)地球自转运动中,M、y、z三城市线速度最大的是___ __。
2.单选题- (共12题)
3.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小题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小题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 B.负相关 | C.成反比 | D.没有相关性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
4.

【小题1】图中房门的朝向最可能是
【小题2】正午时分,关于图中屋内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汉字博大精深,一些汉字蕴含着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午间太阳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房门的朝向最可能是
A.正东 | B.正南 |
C.正西 | D.正北 |
A.每天都一样 | B.二分日最大 |
C.夏至日最大 | D.冬至日最大 |
5.
福建某学校(25°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d为 ( )
【小题2】一年中,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 )

【小题1】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d为 ( )
A.23°26′ | B.41°34′ | C.48°26′ | D.66°34′ |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秋分日 | D.冬至日 |
6.
新华社北京2016年4月22日电: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计划一步实现环绕火星的探测和着陆巡视。读以下图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表示木星的序号是( )
【小题2】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原因是火星与地球相比( )

【小题1】图中表示木星的序号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有相近的卫星数 | B.有相近的大气成份 |
C.有相近的自转周期 | D.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
7.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于12月14日21时11分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小题2】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及人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A.一级 | B.两级 | C.三级 | D.四级 |
A.生产生活所用的能源多源自于太阳辐射 |
B.煤、石油和核能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 |
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火山活动的主要动力 |
D.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唯一动力 |
8.
2017年8月21日,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亲眼见证了“超级日全食”。下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该次日全食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
【小题2】照片中未被遮住的太阳外部圈层所产生太阳活动可能导致( )

【小题1】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所指的外部圈层及其对应的太阳活动是( )
A.色球、耀斑 | B.日冕、太阳风 |
C.光球、黑子 | D.色球、太阳风 |
A.流星现象异常增多 | B.北极点出现绚丽极光 |
C.全球降水异常增加 | D.美国卫星通信受干扰 |
9.
为增加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2015年12月,北印度洋上一项有中美英等国科学家参与的“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的钻探活动正在进行。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科学家“透视”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是( )
【小题2】“打穿地壳和地幔边界”中的边界是指( )
【小题1】科学家“透视”地球内部结构的依据是(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 B.物质相态的变化 | C.化学元素分布变化 | D.物质密度的变化 |
A.软流层 | B.岩石圈 | C.莫霍面 | D.古登堡面 |
10.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小题2】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小题1】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11.
下图示意某时刻地球的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小题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 )
【小题3】此时北京时间为( )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0°,60°E) | B.(30°E,30°W) |
C.(0°,120°E) | D.(0°,30°E) |
A.180° | B.0° | C.150°W | D.150°E |
A.14:00 | B.16:00 | C.18:00 | D.20:00 |
12.
下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的日照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各地昼最长 | B.赤道上昼夜平分 |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 D.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
13.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并于11月3日凌晨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天宫一号”发射时,伦敦的地方时为( )
【小题2】发射时,世界上新旧两天的比值为( )
【小题3】北半球某地某日测得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则( )

【小题1】当“天宫一号”发射时,伦敦的地方时为( )
A.13时16分 | B.14时16分 |
C.12时16分 | D.15时16分 |
A.1∶17 | B.2∶16 | C.3∶15 | D.4∶14 |
A.该地的经度约为115°E | B.该地的经度约为125°E |
C.该地的经度约为120°E | D.该地的经度约为124°E |
14.
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美国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于当地时间18:30降落到夏威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
【小题2】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0°,51°N)和悉尼(151°E,32°S)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
【小题1】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
A.6小时 | B.7小时 | C.13小时 | D.18小时 |
A.北京时间19-20时 | B.当地时间21-22时 |
C.北京时间20-21时 | D.当地时间22-23时 |
3.填空题- (共3题)
15.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 F 。
(2)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M以上为 ,M和G之间为 ,G以下为 。
(3)在地下2900千米处,E波的变化表现为E

(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 F 。
(2)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不连续面M以上为 ,M和G之间为 ,G以下为 。
(3)在地下2900千米处,E波的变化表现为E
16.
我国《物权法》规定: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下图为我国某地(21.5°N)两栋商品住宅楼。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最大值的时刻是__________;
(2)春分日,该地昼长为_________小时;
(3)我国规定“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所对应的季节是____________。此季节,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南或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4)若要保证居住于于北楼一层的居民一年四季正午都有阳光照射,则这两栋楼的楼间距至少间隔________米。
(5)北楼住户若想一年四季正午均有阳光照射,则应买_______(2分)层以上商品房。(层高按3米折算)

(1)该地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最大值的时刻是__________;
(2)春分日,该地昼长为_________小时;
(3)我国规定“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所对应的季节是____________。此季节,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南或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4)若要保证居住于于北楼一层的居民一年四季正午都有阳光照射,则这两栋楼的楼间距至少间隔________米。
(5)北楼住户若想一年四季正午均有阳光照射,则应买_______(2分)层以上商品房。(层高按3米折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