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下图为“不同日期的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 ,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 ,极昼区为_______ 。
(2)B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_______ (填纬度);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 (节气)。这一天乙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 度;丙点的昼长是_____ 小时。
(3)C图所示日期,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而正午太阳高度并非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 。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A、B、C三图所示日期中,升国旗最晚的是__________ 。
(2)B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
(3)C图所示日期,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而正午太阳高度并非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A、B、C三图所示日期中,升国旗最晚的是
2.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季节是北半球________ 。图中A处的气压名称是________ 。
(2)图中B处冬季盛行________ 季风,夏季盛行________ 季风。
(3)形成C地区季风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 和________。
(4)若在1月份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表现为________。
(5)与B点(33°N)同一纬度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_______ ,图示季节气候特点表现为_____。

(1)该图表示的季节是北半球________ 。图中A处的气压名称是________ 。
(2)图中B处冬季盛行________ 季风,夏季盛行________ 季风。
(3)形成C地区季风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 和________。
(4)若在1月份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 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表现为________。
(5)与B点(33°N)同一纬度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_______ ,图示季节气候特点表现为_____。
3.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点①~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 ,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
(2)A地是是_____ (受热或冷却) 的地方 , 该 地 空 气 垂 直 运 动 的 方 向 是_______ ,B 地是_________ (受热或冷却)的地方(受热或冷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是_____ 。
(3)B 地近地面形成_____ (高或低)气压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 A、B 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 ,若发生在白天海陆之间,则 A、B 中代表海洋的 是_____ 。
(5)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

(1)图中点①~⑤,气压最高的是
(2)A地是是
(3)B 地近地面形成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 A、B 中代表城区的是
(5)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4.
读北半球某地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_____。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天气。
(2)C、D、M、N四处中发生降水的是_____、_____。
(3)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_,因为_____。
(4)N处的气温变化是____
(5)E点的风向_____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_____。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天气。
(2)C、D、M、N四处中发生降水的是_____、_____。
(3)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_,因为_____。
(4)N处的气温变化是____
(5)E点的风向_____
2.单选题- (共18题)
7.
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反射作用,提高夜间的温度 | B.阻止太阳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C.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 D.削弱地面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
8.
2019年6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
A.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 |
D.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
9.
秋台风“菲特”于10月7日1:15在浙闽交界处福鼎沙埕镇登陆(强度为强台风),它的狂风暴雨,在浙江大地足足宣泄了3天半之久。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菲特”成因的是
A.![]() | B.![]() |
C.![]() | D.![]() |
10.
下表是我国某地连续三个月21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题。

从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间( )

从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间( )
A.该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 B.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C.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b月 |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
13.
下图地区全年炎热干旱,昼夜温差大。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2】能示意该地区昼夜温差情况的是( )
【小题3】当地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裹头巾,这种着装更便于( )
A.①强②弱 | B.①强③弱 | C.③强④强 | D.②强④弱 |
A.![]() | B.![]() | C.![]() | D.![]() |
A.散热、防风沙 | B.驱寒保暖 |
C.接受“日光浴” | D.穿着和运动 |
14.
【小题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 B.②到③逐渐加快 |
C.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 | D.④到①逐渐变快 |
15.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述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小题2】有关图中①~④叙述中正确的是

【小题1】下述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A.①降水较多时常吹偏东风 | B.②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
C.③地降水最少时,埃及北部降水多 | D.④地受台风影响6~7月降水多 |
16.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黄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黄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发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17.
读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地球部分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箭头为风向。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小题2】图中乙地的盛行风向是

【小题1】图中甲地所处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18.
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360°)的时间为24小时,叫一个恒星日 |
B.南北纬60°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二分之一 |
C.地球上的物体作垂直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
D.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没有地球自转就没有昼夜更替 |
20.
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2017年8月6日20时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偏西风 | B.东北风 | C.偏东风 | D.东南风 |
A.甲地比丙地风速小 | B.乙地为下沉气流 |
C.丙地吹偏南风 | D.丁地吹偏南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