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95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5

1.单选题(共21题)

1.
下列行为不会引起自然地理环境生态功能失调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B.黄土高原上大规模垦荒
C.经常清除林区内的枯枝烂叶D.长江中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
2.
城市绿地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于
A.涵养水源B.吸烟除尘、降低噪声
C.保持水土D.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3.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读图回答下题。
 
此河流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赤道上D.回归线上
4.
图中河流在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A.侵蚀、堆积、搬运
B.搬运、堆积、侵蚀
C.搬运、侵蚀、堆积
D.侵蚀、搬运、堆积
5.
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 m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图中虚线表示雪线,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是迎风坡
6.
雪线为山地永久积雪区的下界。下列选项与雪线高度无关的是()
A.纬度高低B.降水量多少
C.植被覆盖程度D.气温高低
7.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    
③沙尘暴频发 
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上升B.植被遭毁C.气候恶化D.围湖造田
【小题3】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8.
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如果要在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A地B.B地
C.C地D.D地
【小题2】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9.
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
A.环境污染日益加重B.绿地面积减少
C.农业人口比重下降D.经济发展趋缓
10.
读某大城市示意图(仅列出部分功能区),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种功能区,下列与其相对应的是
A.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B.商业区 中心商务区 工业区 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工业区 住宅区 商业区
11.
下图为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最高等级城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小题2】下列城市及其服务职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①—摩托车 ②—小汽车 ③—高级商务车
B. ③—中小学 ④—大学  ⑤—中小学
C. ④—银行  ⑤—信用社 ⑥—股市
D. ⑥—电影院 ⑦—录像厅 ⑧—歌剧院
12.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北美
C.日本迁往中国D.从欧洲迁往非洲
【小题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
13.
下列现象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B.我国西部大开发人口西迁
C.从广州调往北京工作定居D.美国运动员到北京参加奥运会
14.
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
A.13亿左右B.16亿左右C.19亿左右D.20亿左右
15.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A.AB.BC.CD.D
16.
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其中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①省会
②地级市
③县和县级市
A.①>②>③B.①<②<③
C.②>③>①D.③<①<②
17.
美国城市中黑人区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A.知名度B.收入C.种族D.通达度
18.
下图表示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城市布局比较合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盛行风为
A.东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南风
【小题2】该城市要建设一所中学,最佳位置是
A.甲B.乙
C.丙D.丁
19.
读图,“中国城市化进程曲线(1949-2005)”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有
A.1995年以来每年新增城市人口500万
B.起步晚,水平较低,1965年以来发展较快
C.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偏高
D.我国的城市化进入进程快、城市环境恶化的中期阶段
20.
沿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时,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 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基本稳定。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
A.生产功能B.吸收功能
C.平衡功能D.分解功能
21.
关于地形对公路选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地穿越等高线
B.山区中的道路应取直线
C.山岳地区应优先选建公路
D.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地避开居民区

2.选择题(共3题)

22.

土星的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20世纪70年代末宇宙飞船拜访她时发现,组成光环的物质居然是    (    )


23.

土星的周围有一圈美丽的光环,20世纪70年代末宇宙飞船拜访她时发现,组成光环的物质居然是    (    )


24.阅读理解
                                                                                             灯光
       夏夜,静悄悄的,星星眨着眼睛,月亮姑娘出外飘游。她那柔和的金黄色的光芒,像轻纱一样笼罩着大地。她在天空中飘呀,飘呀。夜渐渐深了,一家家的灯火相继熄灭了,人们进入了梦乡。
       夜更深了,月亮姑娘在静寂的夜空继续慢慢地飘着。忽然,她发现有一盏灯还亮着,那灯光和天上的星光相互辉映。月亮姑娘好奇地探头一望,只见那明亮的灯光下有一位老师,她面前放着厚厚的一摞学生作业本。这位老师正在埋头批改学生作业。她改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连一个小小的错误也不放过。额上渗出了细小的汗 珠,她也顾不上擦。咦,她怎么笑了?月亮姑娘又往前探了探头,啊,她改到了一篇好文章。哟,怎么又皱眉了?咳,原来是批到了“淘气大王”的胡涂作业。
       啊,这就是老师的甘和苦。在这盏“长明灯”下,她的双鬓银丝不断增多,她的额上皱纹逐渐加深。为了孩子们的成长,她在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她的每一分光。
       月亮姑娘叹息着悄悄离去,她不忍心打扰老师的工作。
 啊,夏天的夜晚是多么宁静!月亮是那么柔和,星星是那么闪烁迷人。老师屋里的那盏灯,比月亮、星星更柔和,更迷人。

3.填空题(共3题)

25.
读“亚欧大陆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和___(填字母)自然带相同,这两个自然带为__带;___和___(填字母)自然带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此气候为___气候。
(2)自然带由A→E→D的变化,体现的是_____的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自然带从E→G→F的变化,体现的是_____的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3)图中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
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代表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___,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
(2)从B图可以看出,人口呈负增长的地区是_____,其死亡率稍高的原因是_____。
(3)B图中,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的有亚洲、大洋洲、___和___ 等。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在___阶段,其原因是世界每年新增人口中,___国家占到了___%以上。
(4)专家指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为_____,但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人口的增长高峰、_____高峰和_____ 高峰同时出现,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
27.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E、F反映的是_____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_____、城市用地规模增大、_____。
(2)图甲中的变化过程与其图乙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_____,图乙中b曲线是_____国家的城市化过程。
(3)图甲中E→F反映了_____现象,其原因是:①_____;②_____。
(4)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发达国家_____,但城市化水平较_____。
(5)过快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有_____污染、_____污染、_____污染和_____污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