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的日期是 前后,此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 位置(填数字);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 ;该日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2)当地球公转到图乙中①位置时,长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 (大或小)值。

(1)图甲表示的日期是 前后,此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 位置(填数字);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 ;该日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2)当地球公转到图乙中①位置时,长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 (大或小)值。
2.
读某地大气中的实际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①_____ ;②____ ;③_____ ;④___ 。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其方向是 。
(3)该图表示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判断依据是 。
(4)M、N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 。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①_____ ;②____ ;③_____ ;④___ 。
(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其方向是 。
(3)该图表示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判断依据是 。
(4)M、N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 。
2.单选题- (共21题)
3.
下列半岛的名称组合正确的








A.①伊比利亚半岛 ②亚平宁半岛 ③印度半岛 ④中南半岛 |
B.①亚平宁半岛 ②巴尔干半岛 ③阿拉伯半岛 ④中南半岛 |
C.①伊比利亚半岛 ②巴尔干半岛 ③印度半岛 ④马来半岛 |
D.①伊比利亚半岛 ②印度半岛 ③阿拉伯半岛 ④ 马来半岛 |
4.
下列岛屿的名称组合正确的








A.①爱尔兰岛 ②新西兰北岛 ③本州岛 ④马达加斯加岛 |
B.①大不列颠岛 ②新西兰北岛 ③四国岛 ④台湾岛 |
C.①爱尔兰岛 ②新西兰南岛 ③北海道岛 ④马达加斯加岛 |
D.①大不列颠岛 ②新西兰南岛 ③北海道岛 ④ 台湾岛 |
5.
下列海峡的名称组合正确的






A.①马六甲海峡 ②柔佛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④麦哲伦海峡 |
B.①马六甲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 ③英吉利海峡 ④德雷克海峡 |
C.①柔佛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 ③英吉利海峡 ④麦哲伦海峡 |
D.①马六甲海峡 ②柔佛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④ 德雷克海峡 |
8.

【小题1】黄赤交角为24.24°时
【小题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黄赤交角为24.24°时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9.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高空,且P1数值小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
【小题2】若该图表示南半球近地面,且P1数值大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

【小题1】若该图表示北半球高空,且P1数值小于P2数值,则O点的风向可能为( )
A.③ | B.④ | C.⑦ | D.⑧ |
A.③ | B.④ | C.⑥ | D.⑦ |
12.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②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④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
①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②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④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4.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荒漠化日益严重 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 ③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①荒漠化日益严重 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 ③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 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④⑤ |
15.
2014年是太阳第24活动周的高峰年, 北京时间12月17日12时50分,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捕捉到一个M8.7级的太阳耀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耀斑爆发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小题2】当耀斑爆发时,以下地区能较易观察到绚丽极光的是
【小题1】耀斑爆发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大 | B.扰乱软流层,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 |
C.全球各地大幅度升温 | D.使地球磁场紊乱,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
A.北冰洋地区 | B.南极地区 | C.赤道地区 | D.北回归线地区 |
17.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15时14分,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35公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小题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小题1】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
A.地核 | B.上地幔 | C.下地幔 | D.地壳 |
19.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下左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下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P点的纬度,右图中M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小题2】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左图中P点的纬度,右图中M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60°N, 1月 | B.30°S, 1月 | C.60°N ,7月 | D.30°N ,7月 |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B.北半球昼短夜长 |
C.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 D.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
20.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
【小题2】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小题3】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地球上两地A(36゜N,128゜E)和B(36゜S,128゜E)相比

【小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经过
A.甲—乙段 | B.乙—丙段 |
C.丙—丁段 | D.丁—甲段 |
A.北半球,向北移动 | B.北半球,向南移动 |
C.南半球,向北移动 | D.南半球,向南移动 |
A.自转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 B.地方时和日出时间都相同 |
C.日期相同,季节不同 | 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23.
如下图是某一时刻山峰和山谷之间冷热不均形成的一种热力环流,叫山谷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小题1】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谷风的产生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差异 |
B.此时表示的是夜晚 |
C.此时的风从山谷吹向山顶 |
D.此时的风从山顶吹向山谷 |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上升运动 |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下沉运动 |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 |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
3.选择题- (共3题)
24.
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blank#}1{#/blank#} 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blank#}2{#/blank#} 为参照物的.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