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非洲的自然带景观分布,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称它为“非洲之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左图归纳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征,从F-E的自然景观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2)M岛东西自然景观呈现巨大差异,东部以森林为主,西部以草原为主,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M岛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的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上的雪峰”,山麓水草丰美,山腰草木葱翠,山顶白雪皑皑,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右图所示,比较乞力马扎罗山南坡和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并分析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

(1)根据左图归纳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征,从F-E的自然景观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2)M岛东西自然景观呈现巨大差异,东部以森林为主,西部以草原为主,这种差异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分析M岛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的原因。
(3)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上的雪峰”,山麓水草丰美,山腰草木葱翠,山顶白雪皑皑,这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4)右图所示,比较乞力马扎罗山南坡和北坡雪线高度的差异,并分析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甲、乙两地处于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什么?若乙地过度发展种植业,说出乙地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3)简述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入的区位优势。
(4)归纳2015年马鞍山产业结构的特点,并为马鞍山市的产业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安徽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材料二 马鞍山因钢而兴,亦曾因钢而痛,污水、废气和残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马鞍山正在实施产业转型。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包括合肥、马鞍山在内的安徽8个城市入选并纳入其中,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材料三 下图为“安徽区域示意图”和“2015年马鞍山产业结构图”。
(2)甲、乙两地处于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什么?若乙地过度发展种植业,说出乙地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
(3)简述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入的区位优势。
(4)归纳2015年马鞍山产业结构的特点,并为马鞍山市的产业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18题)
4.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6.
下图中甲为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的风景,它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乙图各数字中,能代表“巨蟒出山”景观岩石类型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9.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11.
自2017年4月17日之后的一个月,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
A.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长变短 | B.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长变长 |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长变长 | D.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长变短 |
13.
2016年10月9日凌晨,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功,对接高度为393公里。航天员陈冬实现了一直藏在他心中的一个梦想-----“我就想飞得高点,再高点”。对接成功时,陈冬所在高度位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
A.对流层 | B.平流层 | C.热层 | D.散逸层 |
15.
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 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
C.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 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
17.
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①土地价格
②发展历史
③交通条件
④生活习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 B.RS—GIS—GPS | C.GIS—RS—GPS | D.RS—GPS—GIS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