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90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8

1.综合题(共2题)

1.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表现为不同地区各地理要素具有不同的特征。读某大洋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1)将甲、乙、丙、丁四支洋流按水温性质进行归类。
(2)比较A、B两区域气候的主要特点,并分别说出甲、丁洋流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3)分析A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一般有哪些?
2.
阅读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上海市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人口普查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意义重大,它可以了解人口增长、人口结构、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迁移和人口素质,为各级行政机构进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2010年我国以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1)由图1、图2可见,2010年上海市15-64岁人口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增长。
(2)由图2可见,2010年上海市65岁以上人口已超过____%,说明上海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这一问题对上海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图3反映出中心城区和郊区人口的变化,这一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化反映上海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________阶段。此阶段,城市人口数量呈现_______趋势。这个阶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共37题)

3.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
A.AB.BC.CD.D
4.
北半球反气旋是一种天气系统,其气流运动状况是
A.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逆时针辐合
B.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顺时针辐合
C.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逆时针辐散
D.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顺时针辐散
5.
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6.
下图中河流 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
7.
某一游船横穿太平洋,船上的游客连续过了两次元旦,这是因为 ( )
A.从东12区进入西12区B.从西12区进入东12区
C.从东往西越过了日界线D.从西往东越过了本初子午线
8.
太阳黑子和耀斑( )
A.都发生在①层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都发生在②层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9.
下图中太阳大气结构①、②、③依次是(  )
A.色球,光球,日冕B.光球,日冕,色球
C.光球,色球,日冕D.日冕,色球,光球
10.
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北极圈D.南极圈
11.
下列事物可称为天体的是 (  )
①天空中的云 ②木星 ③陨石 ④移动公司使用的通讯卫星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2.
梅雨过后,江淮地区进入伏旱季节,此时,可能给该地区带来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副热带高压B.冷锋天气C.台风D.反气旋
13.
当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我国天气的气团是极地大陆气团
B.地中海型农业区开始种植小麦、大麦等作物
C.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
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西北季风
14.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它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地下水B.冰川融水C.降水D.湖泊水
15.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会发生以下哪种情况(   )
A.东南信风增强B.太平洋东部表层水温偏高
C.我国台风数量增多D.秘鲁渔场增产
16.
下列岛屿的形成,主要与流水作用有关的是(   )
A.崇明岛B.海南岛C.夏威夷群岛D.菲律宾群岛
17.
形成喜马拉雅山的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18.
下列城市当中哪一个不是三大世界城市(  )
A.东京B.上海C.纽约D.伦敦
19.
下列当代城市化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B.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C.出现城市群D.世界城市化主流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20.
上海发展城郊农业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价格低B.市场需求量大C.交通便捷D.地价较低
21.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口政策(  )
A.实行计划生育B.鼓励外来移民C.提高人口素质D.控制人口数量
22.
下列属于原料指向型的工业部门是(  )
①有色金属冶炼 ②水产品加工 ③制糖工业 ④服装加工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3.
下列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当中,哪一个是与人口容量成反比例关系?(   )
A.自然环境与资源B.科学技术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D.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24.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里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热量B.光照C.水分D.土壤
25.
以下工业区当中,属于加工贸易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是(  )
A.西欧工业区B.东欧工业区C.北美工业区D.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26.
积极发展“绿色GDP”主要是为了缓解以下哪个城市问题(  )
A.环境问题B.交通问题C.居住问题D.社会问题
27.
上海松江大学城属于城市功能分区的(  )
A.商业区B.风景区C.住宅区D.文教区
28.
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盛行风的上风向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D.水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内
29.
下列有关美国乳畜带形成条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乳畜带地区水热条件好
B.乳畜带地区交通便捷,接近消费市场
C.乳畜带地区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
D.乳畜带地区人口稀少,草原面积广大,只适合发展乳畜业
30.
我国工业区当中以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铁路海运为区位优势,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  )
A.京津唐B.长三角C.辽中南D.珠三角
31.
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的农业地域类型多为(  )
A.水田B.旱作农业C.牧场畜牧业D.地中海型农业
32.
有窑洞居住景观的地区,最典型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B.洪水泛滥C.地层下陷D.水土流失
33.
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A.GPS技术B.GIS技术C.RS技术D.观测资料
34.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是(  )
A.提高第一产业比重,稳步增加其产量
B.提高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
C.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继续加强能源、交通的建设
35.
形成下图这一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风俗习惯B.地表形态C.土壤性质D.地质构造
36.
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批北京、天津、上海的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合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37.
下列人口稠密区当中人口密度最大是(  )
A.东亚B.南亚C.西欧D.北美东部
38.
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亚马孙平原B.撒哈拉沙漠
C.恒河平原D.塔里木盆地
39.
爪哇岛的婆罗浮屠属于世界文化圈中的哪一个(  )
A.非洲文化圈B.南亚文化圈C.东南亚文化圈D.太平洋文化圈

3.选择题(共5题)

40.

读句子,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属于比喻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41.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5)=f(x﹣5),且0≤x≤5时,f(x)=4﹣x,则f(1003)=(  )
4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5)=f(x﹣5),且0≤x≤5时,f(x)=4﹣x,则f(1003)=(  )
43.

据人口普查统计,我国近十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失调,即男性多于女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44.

据人口普查统计,我国近十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失调,即男性多于女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7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