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是从极点上空看到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所示日期为______,该日为北半球的______(节气)。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为_________。
(3)写出太阳直射点半标:____________。
(4)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时。
(5)A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__ 点。
(6)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南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示所示日期为______,该日为北半球的______(节气)。
(2)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为_________。
(3)写出太阳直射点半标:____________。
(4)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时。
(5)A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____ 点。
(6)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南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从地貌上看B为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选在A、B两处中的哪处?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中的哪处?试说明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说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从地貌上看B为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选在A、B两处中的哪处?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中的哪处?试说明它能够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1题)
3.
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单位: 千米),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
【小题2】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

【小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趋势大体为( )
A.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
C.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
A.海平面 | B.岩石圈底部 |
C.莫霍界面 | D.软流层中部 |
5.
某课堂演示实验(下图)如下: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
【小题2】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小题1】该演示实验模拟的外力作用是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沉积作用 | D.风化作用 |
A.河流出山口 | B.平原边缘处 |
C.狭长山谷底 | D.河流入海口 |
6.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小题2】图中长腰山是( )

【小题1】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 D.自A向B由老到新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
9.
2017年09月15日13时43分在河北邢台市宁晋县(北纬37.46度,东经115.01度)发生2.9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 B.软流层 | C.上地幔顶部 | D.下地幔 |
10.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的最大值可达( )
【小题2】当图中a的角度由最大逐渐变小时( )

【小题1】图中a的最大值可达( )
A.90° | B.66.5° | C.30° | D.23.5° |
A.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
B.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
C.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
D.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11.
下图为20元人民币上的风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为
【小题2】构成该景观图的最活跃的图层是( )
【小题3】关于该景观图中的图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1】该图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为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A.水圈 | B.大气图 | C.生物圈 | D.岩石圈 |
A.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图层,和人类的关系尤为密切 |
B.生物圈指自然界的生物本身,它是最活跃的圈层 |
C.岩石圈是南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的 |
D.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
13.
读下面20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太阳活动周期约为l1年,一般是指( )。
【小题2】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小题1】太阳活动周期约为l1年,一般是指( )。
A.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小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
C.地球公转从远日点到近日点所需的时间 |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
A.耀斑数量减少 | B.两极出现极光 | C.全球降水增多 | D.地球磁场增强 |
14.
下图为北半球冬至日甲、己、丙、丁四地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己、丙、丁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小题2】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

【小题1】甲、己、丙、丁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丁、丙、乙 | B.甲、丙、丁、乙 |
C.丁、甲、丙、乙 | D.乙、丙、甲、丁 |
A.甲和乙 | B.乙和丙 | C.丙和丁 | D.丁和甲 |
15.
读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和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上图中N点时,地球位于右上图公转轨道的
【小题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右上图中甲点时

【小题1】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上图中N点时,地球位于右上图公转轨道的
A.甲点附近 | B.乙点附近 | C.丙点附近 | D.丁点附近 |
A.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 B.成都昼短夜长 |
C.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较其他三地慢 | D.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
16.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最新的数据公布,到目前为止,开普勒探测器团队已经确认了61个太阳系外的行星世界,这些行星的轨道处于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上,符合当前理论上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这些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行星E有岩石与土壤 |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 D.行星接受来H恒星的辐射能量 |
17.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F列叙述小正确的是( )
【小题3】【小题4】岩石图是指( )
【小题5】【小题6】某地发生地震,这时地向上的人和游船上的人,都会感到( )

【小题1】【小题2】F列叙述小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渡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B.①和②之问是莫霍界面 |
C.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渡突然消失 |
D.软流图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
A.①的顶部 | B.②的顶部 | C.①和②的顶部 | D.③的外部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 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
C.纵波,上下颠簸 | D.横波,左右摇摆 |
19.
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小题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小题3】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

【小题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 B.太平洋板块 |
C.非洲板块 | D.印度洋板块 |
A.板块生长边界 | B.板块消亡边界 |
C.海洋区域边界 | D.陆地区域边界 |
A.高大的海岸山脉 | B.海岭 |
C.新的大洋 | D.深邃的海沟 |
20.
下图为某校地理活动小组绘制的某地岩层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X代表的岩石可能是( )
【小题2】下列成岩过程中,与图示岩石的形成无关的是( )

【小题1】图中X代表的岩石可能是( )
A.砂岩 | B.花岗岩 | C.大理岩 | D.板岩 |
A.岩浆侵入 | B.固结成岩 | C.岩浆喷 | D.变质作用 |
21.
2017年10月20日,古生物学家们在美国西南部发现了一副近乎完整的恐龙骨骼化石,专家们推测,这是一副具有7600万年历史的柯瑞氏怪措龙骨架,这种恐龙生活在距今6600万至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能够发现化石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小题2】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能够发现化石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
A.侵入岩 | B.喷出岩 | C.沉积岩 | D.变质岩 |
A.![]() | B.![]() |
C.![]() | D.![]() |
22.

【小题1】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中的 ( )
【小题2】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上右图中的数字序号为 ( )
下图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中的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冷却凝固 ① | B.冰川侵蚀 ③ |
C.外力作用 ② | D.变质作用 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