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483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埃及及周边区域略图。


材料二 埃及耕地面积约占国土的3.7%,耕地、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尤其是三角洲地区。

材料三 埃及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与欧盟、非洲、阿拉伯国家等签有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之间货物流通免除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中国巨石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企业,产品大量销往欧盟,2017年巨石首个海外玻纤生产基地在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全面建成,成为非洲唯一的玻璃纤维生产基地。

(1)指出埃及耕地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在埃及投资建厂对提高巨石集团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随着埃及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该国大力发展石化工业。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在甲城加工石油会产生更多的环境问题,并带来更大的危害”。请阐述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属热带作物。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巧克力生产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2010年印度尼西亚开始对可可原料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依据苏拉威西岛的可可树种植环境,推测可可树生长喜好的气候条件。
(2)分析欧洲、北美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巧克力生产地的原因。
(3)简析印度尼西亚征收可可原料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发展的影响。

2.单选题(共21题)

3.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B.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小题2】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
4.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罗讷冰川,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法国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罗讷河上游水位最高的季节和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A.春季,季节性冰雪融水B.夏季,积雪冰川融水
C.秋季,山区地形雨D.冬季,地下水
【小题2】罗讷河流域开发前,位于中上游的里昂很少遭受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A.上游修筑梯级大坝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气候干旱降水量少D.上游流经大面积沼泽
【小题3】长度仅500千米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主要原因是
A.沿岸人口稀少,利于施工B.河流平均流量大,多高山峡谷
C.流域内农业发达,航运需求大D.法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5.

   下图中左图是面包树景观,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降雨很少的旱季,在雨季就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右图示意某区域Ⅰ~Ⅳ类气候带和Q山分布,Q山垂直自然带丰富。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面包树在右图中主要分布在气候带
A.ⅠB.ⅡC.ⅢD.Ⅳ
【小题2】Q山垂直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
②相对高度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3】Ⅳ气候带的地带性土壤 
①因植被茂盛多枯枝落叶,有机质含量高
②因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
③因全年微生物分解旺盛,有机质含量低
④因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有机质含量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6.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该区域修水库,b点会被淹没B.从甲点可以看到乙点
C.图中最大高度差是800米D.从c点看不到a点
【小题2】图中MN剖面线对应的剖面图是(  )
A.B.
C.D.
7.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拟建一条海拔400米桥隧结合的平直公路,并在附近建一座可欣赏到“长河落日圆”美景的观景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拟建公路中隧道路段长度约为
A.10kmB.20kmC.27kmD.45km
【小题2】拟建公路中需修建桥梁的数量为
A.一座B.两座C.三座D.四座
【小题3】观景台应选址在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8.

   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下图示意非洲北部降水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Ⅰ与Ⅲ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洋流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
【小题2】图示Ⅳ沿岸地区多雾的形成条件是(  )
A.海洋水汽来源充足B.加那利寒流流经沿岸
C.气温昼夜变化较大D.寒冷冬季风势力强大
【小题3】Ⅱ地区极端干旱 ,表现为(  )
A.物理风化强烈,砾石遍布B.动物随季节南北迁徙
C.地表水短缺,荒漠广布D.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9.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虚线为观光索道线,索道运行速度保持恒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清水溪流向是
A.西南向东北B.东北向西南C.西北向东南D.东南向西北
【小题2】该景区图示地区内可以游览的景色有
A.激流飞瀑B.湖畔午阳C.湖光山色D.沿海风光
【小题3】据图分析和计算,关于索道 MP 和 PQ 段的下列结论可能正确的是
A.MP 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B.PQ 段容易遭受山洪摧毁
C.MP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长D.PQ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长
10.

   某年3月P地(如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小题2】P 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11.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增速先慢后快  ②向东南方向扩展  ③面积不断增大  ④坡度逐渐趋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小题2】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小题3】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河口盐碱化加剧B.生物多样性增加C.三角洲面积缩小D.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12.
2018年春节期间,小明一家人到一岛国进行了旅游,结合该岛国(面积为21.1平方千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岛位于(   )
A.东半球 大西洋B.东半球 太平洋
C.西半球 大西洋D.西半球 太平洋
【小题2】若图中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接近于(   )
A.1∶10 000B.1∶50 000
C.1∶100 000D.1∶500 000
13.
玉米为一种喜温农作物,春玉米一般在春季中后期播种,夏季末收获。下图为某地区春玉米生育期(作物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天数)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春玉米生育期大致分布规律是
A.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B.自东向西生育期变长
C.降水越多生育期越长D.自南向北生育期变长
【小题2】导致M、N两地春玉米生育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土壤D.洋流
【小题3】该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我国海口昼长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增长B.先减短后增长C.逐渐减短D.先增长后减短
14.
读下图,完成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植被类型相同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丙、丁
15.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常在房屋屋檐下筑巢。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为研究和保护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出2014—2015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光敏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地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的可能在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北京雨燕
A.越冬期间,周围稀树草原一片枯黄B.飞越天山、东非高原等地区
C.迁徙中经过岩石圈两大板块D.繁殖地受到城市化的威胁
16.
下图为某架飞机从北京飞往赫尔辛基(60ºN,25ºE)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飞行路线
A.从始至终,一路顺风B.横跨东、西两个半球
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方飞行D.终点比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小
【小题2】本架飞机途经国家均
A.地处高纬度B.属同一大陆
C.位于地震带D.为发达国家
17.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以下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的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①
C.甲—②、乙—③D.甲—③、乙—②
【小题2】造成影响甲、乙两2级以上风力天气持续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
【小题3】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在1月和7月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变化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太阳直射点的移动D.寒暖洋流影响
18.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光热、降水B.土壤、水源
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小题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D.洪涝灾害
19.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
A.满足我国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小题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
A.美国B.日本
C.澳大利亚D.法国
20.

   白俄罗斯(图)重工业发达,汽车生产以重型汽车和拖车为主,民用轿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17年,由中国浙江J公司和白俄罗斯当地企业合资的B民用轿车组装厂建成。B厂生产依托J公司的核心技术,所用的零部件大多来自本土。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B厂对J公司原有车型进行改造。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中国浙江J公司在白俄罗斯建民用汽车组装厂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基础B.零部件成本
C.市场前景D.优惠政策
【小题2】与中国浙江相比,B厂改造车型新增加的功能最有可能是()
A.电气设备防潮功能B.高温天气防爆胎功能
C.轮胎防滑功能D.座椅、挡风玻璃加热功能
21.

   全球米贵已经令粮食安全危机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
A.农村人口比重大B.山地多,平原少
C.人多地少D.经济发达
【小题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22.
随着T海峡海底隧道开通,国家间和大洲间的流通进一步加大。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铁路连通了(  )
A. 非洲和亚洲   B. 北美和南美
C. 欧洲和亚洲   D. 亚洲和北美
【小题2】开凿T海峡海底隧道面临的最大的自然威胁最可能为(  )
A. 寒潮    B. 地震
C. 潮汐    D. 飓风
23.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产业部门属于
A.资源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
【小题2】这种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获得更大经济效益B.①国家出现经济衰退
C.降低土地、工资成本,获得更大经济效益D.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3.选择题(共1题)

24.下列大洲中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都穿过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