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说明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2小时左右。下面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说明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9题)
3.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小题2】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A.太阳辐射较弱 | B.气温较低 |
C.暖湿水汽充足 | D.风力较弱 |
4.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N地风向为( )
【小题2】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小题1】N地风向为( )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A.M地 | B.N地 |
C.P地 | D.Q地 |
5.
【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2】“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 )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 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
A.![]() | B.![]() |
C.![]() | D.![]() |
6.
【小题1】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 )
【小题2】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的是( )
下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 )
A.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
B.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
C.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 |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被近地面大气吸收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9.
(题文)下图为“大气热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题。

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A.白天①强,夜晚②弱 |
B.白天④强,夜晚③强 |
C.白天③强,夜晚②强 |
D.白天①弱,夜晚④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