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0题)
7.
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 |
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
C.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
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
8.
下列有关太阳基本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
B.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其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C.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具有利弊两面性 |
D.太阳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周期为10年 |
9.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小题2】下列哪项不属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小题1】图中天体系统包括
A.1级 | B.2级 | C.3级 | D.4级 |
A.充足的水分 | B.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
C.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 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
11.
下图为“地震波的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表示莫霍界面的是
【小题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小题1】图中表示莫霍界面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左右摇晃 | B.上下颠簸 |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1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大气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 B.地壳在海洋中缺失 |
C.②是软流层 | D.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
A.该圈层是只由气体组成的圈层 | B.该圈层的物质密度自下而上递减 |
C.该圈层中没有生物生存 | D.该圈层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 |
14.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向斜构造的是
【小题2】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
【小题3】图中丙、丁处的地貌作用形成是由于
【小题4】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 )环节水量明显增多。

【小题1】图中表示向斜构造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戊 |
A.甲 | B.乙 | C.丙 | D.戊 |
A.风力沉积 | B.风力侵蚀 |
C.流水沉积 | D.流水侵蚀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5.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
【小题2】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小题3】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小题1】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最主要的是( )
A.地球内部的热能 | B.地球的重力能 |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 D.太阳辐射能 |
A.长江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我国的夏季风 | D.我国的冬季风 |
A.兴建水库 | B.节约用水 | C.植树造林 | D.跨流域调水 |
16.
下面甲图是我国江淮地区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该河上P.Q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过程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乙中流量过程线Ⅰ与图甲中P.Q两点的对应关系及其判断依据是( )
【小题2】图甲中沿MN一线所绘制的河床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乙中流量过程线Ⅰ与图甲中P.Q两点的对应关系及其判断依据是( )
A.P—河流上游流量较平稳 | B.Q—河流下游流量不平稳 |
C.P—经过湖泊的调节作用 | D.Q—经过湖泊的调节作用 |
A.![]() | B.![]() |
C.![]() | D.![]() |
20.
城市和郊区之间由于冷热不均而形成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的情况可能是
【小题2】若要在图中区域建一座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处。

【小题1】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的情况可能是
A.气温高,气压高 | B.气温高,气压低 |
C.气温低,气压低 | D.气温低,气压高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2.选择题- (共2题)
3.填空题- (共4题)
2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纬度带的年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________ (相同的或不同的)。
(2)图中各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________年。
(3)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________有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________等方面。
(4)以上所说的太阳活动是指_______。其主要标志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其中,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是________。

(1)不同纬度带的年降水量和黑子相对数之间的相关性是________ (相同的或不同的)。
(2)图中各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周期约为________年。
(3)此图表明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________有影响。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主要表现在________等方面。
(4)以上所说的太阳活动是指_______。其主要标志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其中,出现在太阳大气最内层的是________。
24.
如图是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______
(4)图中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是______(字母)。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则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_____。

(1)图中甲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
(2)目前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对该地区的水循环造成什么影响?______
(4)图中地下水丰富的区域是______(字母)。如果A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则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_____。
25.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表示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相比地面辐射为________辐射,其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会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_____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图中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中的__________作用, 该作用强烈时,白天气温一般会___(高.低)一些。
(3)图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其方向与③相反,能够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③带来的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了______作用。
(4)试用大气受热的相关知识解释通常晴朗天气时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1)图中③表示地面辐射,与太阳辐射相比地面辐射为________辐射,其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会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_____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图中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中的__________作用, 该作用强烈时,白天气温一般会___(高.低)一些。
(3)图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其方向与③相反,能够把热量还给地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③带来的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了______作用。
(4)试用大气受热的相关知识解释通常晴朗天气时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