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6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左图判断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的是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①甲—可以建设采沙场;②甲—适宜建设港口;③乙—大规模建设住宅;④乙—建设防洪堤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 | B.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 |
C.抽地下水致地面下陷 | D.该流域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
A.![]() | B.![]() | C.![]() | D.![]() |

【小题1】图中的山前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 | B.沙丘 |
C.冲积扇 | D.背斜 |
A.流水侵蚀 | B.流水沉积 |
C.风力侵蚀 | D.风力沉积 |

【小题1】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
C.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
A.地壳张裂作用 | B.地层沉陷作用 | C.风力侵蚀作用 | D.流水溶蚀作用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a | B.b | C.c | D.d |
A.地质构造为褶皱 | B.b地背斜成山 |
C.a地向斜成谷 | D.b、c之间有断层 |
A.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 |
B.地壳始终在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 |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和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
D.内力作用使地面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面变得趋于平坦 |

【小题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E为变质岩 | B.A为岩浆 |
C.D为岩浆岩 | D.C为沉积岩 |
A.⑤为外力作用 |
B.③为变质作用 |
C.⑥为重熔再生作用 |
D.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
A.① | B.③ | C.④ | D.⑤ |
A.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流水侵蚀作用 |
B.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华北平原——风力沉积作用 |
C.干旱地区的蘑菇石——褶皱隆起 |
D.大陆内部的沙漠、裸岩荒漠——冰川作用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 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 |
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 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
A.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 | B.长白山的温带针阔混交林 |
C.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 | D.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

【小题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丁—丙—乙—甲 | C.、丙—甲—乙—丁 | D.、甲—丙—乙—丁 |
A.热量 | B.水分 | C.坡向 | D.地形 |
A.纬度高 | B.海拔高度低 | C.处于阴坡 | D.处于背风坡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

【小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
A.北美大陆 | B.亚欧大陆 |
C.非洲大陆 | D.南美大陆 |
A.热量变化 | B.水分变化 | 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 D.地形起伏 |

【小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A.海陆位置 | B.人类活动 |
C.地壳运动 | D.大气环流的变化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 D.地理环境的无序性 |

【小题1】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乙、丁、甲、丙 |
C.甲、丙、丁、乙 | D.乙、丁、丙、甲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 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
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 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 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 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埃及 | B.中国 | C.德国 | D.印度 |

【小题1】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低 |
B.起步早,水平高 |
C.起步晚,水平高 |
D.起步早,水平低 |
A.水平最低 | B.水平最高 |
C.速度最快 | D.速度最慢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平 | D.蕴藏的资源数量 |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②③④① |
B.①③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④①②③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大 |

【小题1】由图示的流动路径可知( )
A.流动人口以中青年为主 |
B.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
C.春运后四川人口净流入 |
D.流动可提高四川环境承载力 |
①流入区生活成本提高 ②流入区产业向四川转移
③四川经济有较快发展 ④流动人口多回四川务农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项目 | 河谷用地空间 | 可供水资源 | 生态环境 |
适度人口规模(万人) | 73.5 | 77.67 | 73.37 |
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 109.8 | 211.39 | 116.96 |
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分别为
A.109.8万人;73.37万人 | B.211.39万人;77.66万人 |
C.116.96万人;73.37万人 | D.211.39万人;73.5万人 |

【小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中国、墨西哥 | B.印度、巴西 |
C.墨西哥、美国 | D.中国、澳大利亚 |


【小题1】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① | B.乙—② | C.丁—③ | D.丙—④ |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A.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 B.人口老龄化严重 | C.就业压力大 | D.青少年人口比重大 |

【小题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 | B.a<b<c |
C.a=b>c | D.a>b=c |
A.地形条件 | B.交通条件 |
C.人口分布状况 | D.早期商业活动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

【小题1】图中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环境极差 | B.地价太高 |
C.交通不便 | D.设施不全 |
A.工业区 | B.住宅区 |
C.商业区 | D.行政区 |


【小题1】下左图中所示城市
A.图示区域城市等级共有5级 |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
A.①处位于城市中心,可投资建设大型跨国零售企业 |
B.②处靠近科研所和大学城,最适宜兴建的工业部门是电子装配厂 |
C.③处靠近文化区,工资收入水平低,最适宜兴建低级住宅区 |
D.④处靠近工业区,为方便工人上下班,最适宜兴建高级住宅区 |
A.降低运输成本 | B.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 |
C.提高生产效率 | D.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间范围 |

【小题1】导致北京此次严重内涝的主要原因是
A.①过大 | B.②偏小 |
C.③受阻 | D.④减少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
B.加快道路硬化 |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
2.选择题- (共6题)
将各类食物及其分类用线连起来
a.花生、大豆、食用油 b.米饭、馒头、面包、玉米 c.奶、鱼、蛋
A、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blank#}1{#/blank#}
B、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blank#}2{#/blank#}
C、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blank#}3{#/blank#}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问题:
①用镊子轻轻地把洁净盖玻片盖在水滴上;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③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④用稀碘液染色;⑤把附碎屑的牙签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1)制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blank#}1{#/blank#} .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之前要漱口,漱口的目的是{#blank#}2{#/blank#}.
(3)制作中所使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是{#blank#}3{#/blank#} %,其作用是{#blank#}4{#/blank#} .
(4)加盖玻片时,先让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再慢慢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blank#}5{#/blank#} .
(5)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注视{#blank#}6{#/blank#},以防止{#blank#}7{#/blank#} .
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问题:
①用镊子轻轻地把洁净盖玻片盖在水滴上;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③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④用稀碘液染色;⑤把附碎屑的牙签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1)制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blank#}1{#/blank#} .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之前要漱口,漱口的目的是{#blank#}2{#/blank#}.
(3)制作中所使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是{#blank#}3{#/blank#} %,其作用是{#blank#}4{#/blank#} .
(4)加盖玻片时,先让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再慢慢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blank#}5{#/blank#} .
(5)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注视{#blank#}6{#/blank#},以防止{#blank#}7{#/blank#} .
3.多选题- (共2题)
①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展水平高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6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