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仲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6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9

1.单选题(共36题)

1.
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2.
下两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左图判断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的是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小题2】关于甲、乙两地土地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可以建设采沙场;②甲—适宜建设港口;③乙—大规模建设住宅;④乙—建设防洪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右图所示为该河流入海口处,某村五十年前位于海岸边,但现今远离海岸线,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B.在河流沿岸设置砂石场采砂
C.抽地下水致地面下陷D.该流域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
【小题4】符合甲、乙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A.B.C.D.
3.
读下图“某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山前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B.沙丘
C.冲积扇D.背斜
【小题2】图中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
4.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小题2】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B.地层沉陷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作用
5.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aB.bC.cD.d
【小题3】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B.b地背斜成山
C.a地向斜成谷D.b、c之间有断层
6.
关于地质作用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
B.地壳始终在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和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D.内力作用使地面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面变得趋于平坦
7.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E为变质岩B.A为岩浆
C.D为岩浆岩D.C为沉积岩
【小题2】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⑤为外力作用
B.③为变质作用
C.⑥为重熔再生作用
D.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小题3】沉积岩的形成与图中的 有关
A.①B.③C.④D.⑤
8.
下列地理事物与其相应的成因连线正确的是
A.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流水侵蚀作用
B.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华北平原——风力沉积作用
C.干旱地区的蘑菇石——褶皱隆起
D.大陆内部的沙漠、裸岩荒漠——冰川作用
9.
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是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C.发生地震、山崩和火山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10.
下列各组选项,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A.地质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
C.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D.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固结成岩作用
11.
除自然带的三种分布规律外,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  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的现象。判断下列分布属于非地带现象的是(   )
A.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B.长白山的温带针阔混交林
C.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亚寒带针叶林D.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12.
番禺所处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热带雨林带
13.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甲—乙—丁D.、甲—丙—乙—丁
【小题2】图中针叶林带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
【小题3】与丙图比,丁图中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海拔高度低C.处于阴坡D.处于背风坡
14.
下列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植物和土壤等组成
B.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
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
1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小题2】图中从C到D的自然景观变化最典型的地区是
A.北美大陆B.亚欧大陆
C.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
【小题3】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变化B.水分变化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地形起伏
16.
读下图“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A.海陆位置B.人类活动
C.地壳运动D.大气环流的变化
【小题2】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无序性
17.
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市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根据表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甲、丙
C.甲、丙、丁、乙D.乙、丁、丙、甲
【小题2】四城市中,最适宜发展国家级IT产业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8.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B.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D.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小题2】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19.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
20.
下图为“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低
B.起步早,水平高
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早,水平低
【小题2】与其他三个国家同期相比,马来西亚城市化
A.水平最低B.水平最高
C.速度最快D.速度最慢
21.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
22.
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A.亚洲B.拉丁美洲C.欧洲D.大洋洲
23.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重大工程建设B.人口分布不均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收入差距D.户籍制度的改变
24.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  )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
25.

   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①②③
【小题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大
26.
下图为通过手机定位制成的“2015年成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路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示的流动路径可知(  )
A.流动人口以中青年为主
B.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C.春运后四川人口净流入
D.流动可提高四川环境承载力
【小题2】2015年成都春运人口流出的规模减小,原因是(  )
①流入区生活成本提高 ②流入区产业向四川转移
③四川经济有较快发展 ④流动人口多回四川务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7.
下表为我国某河谷城市根据当地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的人口规模测算数据。
项目
河谷用地空间
可供水资源
生态环境
适度人口规模(万人)
73.5
77.67
73.37
最大人口规模(万人)
109.8
211.39
116.96
 
该城市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分别为
A.109.8万人;73.37万人B.211.39万人;77.66万人
C.116.96万人;73.37万人D.211.39万人;73.5万人
28.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B.③C.④D.⑤
【小题2】与我国目前城市化一致的有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况类似的国家分别是
A.中国、墨西哥B.印度、巴西
C.墨西哥、美国D.中国、澳大利亚
29.
下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①B.乙—②C.丁—③D.丙—④
【小题3】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4】丙代表的国家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资源环境压力加大B.人口老龄化严重C.就业压力大D.青少年人口比重大
30.
(题文)读下图,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31.
如下图是我国某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下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B.a<b<c
C.a=b>cD.a>b=c
【小题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小题3】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32.
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环境极差B.地价太高
C.交通不便D.设施不全
【小题2】图中3区域可能属于(  )
A.工业区B.住宅区
C.商业区D.行政区
33.
城市化进程的本质内容是
A.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量上升
B.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集聚
C.城市用地扩展,出现大量人造景观
D.城镇密度加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34.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城市的用地规模B.城市的人口数量
C.城市的数量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5.
下左图表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下右图是该区域甲城市规划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左图中所示城市
A.图示区域城市等级共有5级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大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小题2】对甲城市进行规划,最合理的选择是
A.①处位于城市中心,可投资建设大型跨国零售企业
B.②处靠近科研所和大学城,最适宜兴建的工业部门是电子装配厂
C.③处靠近文化区,工资收入水平低,最适宜兴建低级住宅区
D.④处靠近工业区,为方便工人上下班,最适宜兴建高级住宅区
【小题3】近年来,甲城市工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运输成本B.减轻城市中心区环境压力
C.提高生产效率D.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间范围
36.
2017年7月21日,北京因暴雨导致严重内涝。下图为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北京此次严重内涝的主要原因是
A.①过大B.②偏小
C.③受阻D.④减少
【小题2】下列措施中,能有效减轻此类灾害的是: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加快道路硬化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2.选择题(共6题)

37.

将各类食物及其分类用线连起来

a.花生、大豆、食用油       b.米饭、馒头、面包、玉米    c.奶、鱼、蛋

A、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blank#}1{#/blank#}

B、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blank#}2{#/blank#}

C、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blank#}3{#/blank#}

38.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39.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宁波—舟山港是义乌市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40.

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问题:

①用镊子轻轻地把洁净盖玻片盖在水滴上;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③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④用稀碘液染色;⑤把附碎屑的牙签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1)制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blank#}1{#/blank#} .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之前要漱口,漱口的目的是{#blank#}2{#/blank#}

(3)制作中所使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是{#blank#}3{#/blank#} %,其作用是{#blank#}4{#/blank#} .

(4)加盖玻片时,先让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再慢慢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blank#}5{#/blank#} .

(5)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注视{#blank#}6{#/blank#},以防止{#blank#}7{#/blank#} .

41.

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问题:

①用镊子轻轻地把洁净盖玻片盖在水滴上;②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③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④用稀碘液染色;⑤把附碎屑的牙签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1)制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blank#}1{#/blank#} .

(2)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之前要漱口,漱口的目的是{#blank#}2{#/blank#}

(3)制作中所使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是{#blank#}3{#/blank#} %,其作用是{#blank#}4{#/blank#} .

(4)加盖玻片时,先让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再慢慢放下,这样操作的目的是{#blank#}5{#/blank#} .

(5)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注视{#blank#}6{#/blank#},以防止{#blank#}7{#/blank#} .

42.

________ visitors come to Xingyi during May Day holidays every year.

3.多选题(共2题)

43.
日本的人口密度约为中国的3倍,且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这说明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较大,以下是其原因的是
①资源丰富 ②科技发展水平高 ③对外开放程度高    ④生活消费水平高
A.①B.②C.③D.④
44.
下图是“某区域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 此图说明了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很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
D.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英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6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