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2.
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小题2】若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图中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小题3】若图中丁地为极夜时,图中四地黑夜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

【小题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
A.甲>乙>丙>丁 | B.乙>丙>甲>丁 |
C.丙>乙>丁>甲 | D.丁>丙>乙>甲 |
A.甲>乙>丙>丁 | B.乙>丙>甲>丁 |
C.乙>甲>丙>丁 | D.丁>丙>乙>甲 |
A.甲>乙>丙>丁 | B.乙>丙>甲>丁 |
C.丙>乙>丁>甲 | D.丁>丙>乙>甲 |
5.
“好奇号”今年8月在火星着陆的。有证据显示,火星的过去较为暖和及潮湿,并在盖尔环形山内有很大的水量。“好奇号”所发现的证据显示,火星的现在或过去在化学成分上是适合存在生命的。火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倾角同地球非常接近,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回答题。
【小题1】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在八大行星中,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主要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 与太阳的 平均距离 (108km) | 大气密度地球为1 | 大气主 要成分 | 公转 周期 | 自转周期 | 质量(地球为1) | 体积(地球为1) | 表面平 均温度 |
地球 | 1.496 | 1 | N2、O2 | 1年 | 23时56分4秒 | 1 | 1 | 22 |
火星 | 2.279 | 0.01 | CO2 | 1.9年 | 24时37分 | 0.11 | 0.15 | -23 |
【小题1】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距日远,太阳辐射能密度小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
C.大气无保温作用 | D.昼夜更替周期长 |
①火星有类似地球的极昼极夜现象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与地球很接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6.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一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yun):无焰得微火],读后回答下题.
【小题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小题2】“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
【小题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
A.“烟气”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B.“烟气”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C.“烟气”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治冻害 | D.“烟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
8.
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①.寻找化石要在D中
②.A为沉积岩,各类岩石都可以转化成沉积岩
③.①是外力作用,②是变质作用
④.在循环过程中,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传输。

①.寻找化石要在D中
②.A为沉积岩,各类岩石都可以转化成沉积岩
③.①是外力作用,②是变质作用
④.在循环过程中,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传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2.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