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65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1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正值北半球________(填节气)。图中所示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2)此时,A点地方时为______时,图中A点正值_______(填“日出”或“日落”),A昼长_____(小时)。
(3)此时,B点太阳高度为______,C点太阳高度为_______。图中C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
2.
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用图中数字填空)。

(1)今天(11月8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____到____之间。
(2)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时段是从____到____。
(3)北半球夜长逐日变长的时段是从____到____。
(4)太阳直射点的①、②、③、④、⑤五个位置中,昼夜平分的是____点。邢台昼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点。
(5)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点,此时我国正处于____季(季节),
(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到____。
(7)我国科考人员到南极进行科考活动在图中点前后,此时期邢台中兴路路灯开启时间较____ (早或晚)。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________。
(2)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_界面;②_______界面;③曲线代表_______;④曲线代表______。
(3)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单选题(共20题)

4.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宣布:美国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的“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这是第一个进入了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旅行者”1号在发射后的飞行过程中
A.观测到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自转方向全部相同
B.先后穿越了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这些行星轨道面
C.共观测到六次太阳耀斑的周期性活动变化
D.穿越了密集的小行星带
【小题2】目前,“旅行者”1号应位于
A.地月系B.银河系
C.太阳系D.河外星系
【小题3】若“旅行者”1号在今后的飞行过程中发现一颗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可推断该行星
A.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同B.可能存在液态的水
C.大气成分以氮、氧为主D.表面有肥沃的土壤
5.
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A.等于1/2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D.多于2/3
【小题2】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A.白昼更长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D.正午时刻更早
6.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D.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7.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P点是近日点,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且甲、乙两点关于P点对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小题2】2015年2月1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此时地球所在位置最接近()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8.

   2017年11月21日起,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开始小规模喷发,大量火山灰物质喷出蔓延,之后活跃强度不断增强,并于25日晚21时起喷发类型从蒸气喷发升级为岩浆喷发,预计持续小规模喷发后将出现大的迸发。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组成阿贡火山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
【小题2】这些喷出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9.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25度,那么地球五带范围的变化正确的是
A.热带变大,温带变大,寒带变小B.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C.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变大D.热带变小,寒带变大,温带不变
10.
下图所示为我国沿海某地,①②为陆地,③为河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在A、B处拟建深水码头和滨海浴场,最佳方案是(   )
A.A处建码头,B处建浴场B.A处建浴场,B处建码头
C.两处均可建码头或浴场D.无最佳方案
11.

   我国有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爱情故事。牛郎星是天鹰座的一颗恒星,七夕节前后我国许多地区几乎整夜肉眼可见牛郎星,下图为某时地球、太阳与牛郎星的大致位置示意图。按引力影响算,太阳系的直径约为4光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牛郎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月球B.地球C.太阳D.流星体
【小题2】牛郎星位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
12.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小题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
13.
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可能是( )
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
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小题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
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
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
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
下列关于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叙述,正确的有
A.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一个恒星日为24时
C.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D.恒星日比太阳日长
15.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各题。
纬度(°N)
64
50
40
30
20
0
可能总辐射(W/m2)
139.3
169.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小题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地形
C.大气环流D.洋流
【小题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16.
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
C.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
D.—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要变化
17.
某行星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经过时,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有一个黒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下图数码代表的行星中,能产生凌日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8.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
B.
C.
D.
19.

   2016年12月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照片显示,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如果你把头向左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颧骨”。科学家表示,“两只眼睛”所在位置是太阳耀斑活跃的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耀斑出现于(  )
A.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区B.光球层
C.色球层D.日冕层
【小题2】耀斑爆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B.全球各地普降暴雨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赤道地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2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
A.地壳中B.上地幔中C.下地幔中D.地核中
21.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下图为家庭屋顶太阳能发电站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
B.扰动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
C.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唯一能量来源
D.为生物繁衍生长、水体运动提供能量
【小题2】上海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能取之不尽,无污染
B.上海经济发达,能源不足
C.上海技术先进,土地充足
D.太阳能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2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和硅
B.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不连续也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和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
23.
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为:
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