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完成下题。

(1)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_, 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 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__。
(2)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此时南京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
(3)当地球位于C处后,南半球进入____________(季节)。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现象,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____________(最大值或最小值),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
(4)当地球从C转到D时,南京的昼长____________(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

(1)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_, 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____, 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_____。
(2)当地球位于B、D两处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此时南京昼长为____________小时。
(3)当地球位于C处后,南半球进入____________(季节)。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____现象,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____________(最大值或最小值),北半球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
(4)当地球从C转到D时,南京的昼长____________(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____________(变大或变小)。
2.
读下图—“6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
(2)图中弧ABC表示________线,图中所示季节是南半球的________季。
(3)此刻,图中B、C两处的地方时是:B________时,C________时。
(4)与北京时间处在同一天的占全球的(______)
A.0.25 B.0.67 C.0.5 D.0.75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半球;图中E点的昼长是_______小时。
(2)图中弧ABC表示________线,图中所示季节是南半球的________季。
(3)此刻,图中B、C两处的地方时是:B________时,C________时。
(4)与北京时间处在同一天的占全球的(______)
A.0.25 B.0.67 C.0.5 D.0.75
3.
读下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F________,I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 ,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 。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什么?
(4)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F________,I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 ,图中I的作用是_______ 。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什么?
(4)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增加大气逆辐射 |
2.单选题- (共28题)
4.

【小题1】云量最多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小题2】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云量最多的地区最可能位于
A.赤道地区 | B.北纬20°地区 | C.北纬40°地区 | D.北纬60°地区 |
A.大气云量 | B.大气厚度 | C.纬度因素 | D.通过的大气路径 |
5.
读图(①②表示不同高度的等压面),判断下题.

【小题1】图中,a、b、c、d四点,气压值最低的是( )
【小题2】四点中气温最高的是( )

【小题1】图中,a、b、c、d四点,气压值最低的是( )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6.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小题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小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 B.②或⑥ |
C.④或⑧ | D.③或④ |
A.③ 或④ | B.② 或⑧ |
C.③ 或⑦ | D.⑥ 或⑦ |
7.
读下图—某地全年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
【小题2】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北京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
A.20°N | B.20°S |
C.30°N | D.30°S |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B.昼夜平分 |
C.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 D.正值寒冷干燥季节 |
10.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下图),A点位于30°N,B点位于30°S,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若∠AOC=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小题1】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 B.A、B两点季节相同 |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
A.A点为7月6日4时 | B.A点为7月7日10时 |
C.B点为7月7日4时 | D.B点为7月6日10时 |
1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图所示,地球( )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 )

【小题1】如图所示,地球( )
A.在公转轨道上位于近日点附近 |
B.公转速度在该日后逐渐变快 |
C.自转角速度①地大于③地 |
D.自转线速度②地大于④地 |
A.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①④③② |
B.正午太阳高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②③①④ |
C.该日后三个月内白昼逐渐变长的有①② |
D.该日后三个月内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的有③④ |
13.
下图为“某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位于( )

【小题1】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A.1级 | B.2级 |
C.3级 | D.4级 |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14.
读下图“某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有人想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下列哪些信息最重要
① 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
② M星球上是否有液态水
③ 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 M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
⑤ 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小题1】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 |
B.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
C.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
D.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
① 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
② M星球上是否有液态水
③ 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 M星球上的温度是否适宜
⑤ 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④⑤ |
16.
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17年地球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当时,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小题1】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色球层 | B.②—光球层 |
C.③—日冕层 | D.①—日冕层 |
A.英国、墨西哥 | B.挪威、芬兰 |
C.意大利、西班牙 | D.印度、巴基斯坦 |
17.
福建师大附中(26°N,119°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将支架改造成可调节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加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α变为( )
【小题2】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

【小题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加热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α变为( )
A.23°26′ | B.26° | C.64° | D.66°34′ |
A.海口 | B.重庆 | C.拉萨 | D.吐鲁番 |
18.
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 B.生物圈包含水圈、大气圈全部 |
C.大气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D.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
A.喜马拉雅山 | B.内蒙古高原 | C.四川盆地 | D.太平洋 |
19.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小题2】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小题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
A.地壳上部 | B.地壳下部 |
C.上地幔 | D.下地幔 |
21.
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0°,与现在相比
A.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扩大 | 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
C.热带范围变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
22.
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20°S,60°E | B.20°S,120°W |
C.20°N,60°E | D.20°N,120°E |
A.A地地方时是0时 |
B.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
C.B地地方时是18时 |
D.O地经度是120°W |
23.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活动小组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的经度约为()
【小题2】该日可能在()
【小题1】该地的经度约为()
A.110°E | B.115°E | C.120°E | D.125°E |
A.5月 | B.7月 | C.9月 | D.11月 |
24.
读某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示意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则乙地位于( )
【小题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则乙地位于( )
A.北半球 | B.南半球 |
C.赤道 | D.无法确定 |
A.日落为地方时18时 |
B.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
C.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丙地的 |
25.
下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此时伦敦时间(零时区)是( )
【小题2】该时刻,40°N纬线上( )
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②昼短夜长
③夜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④ P地当日日落为地方时17时

【小题1】此时伦敦时间(零时区)是( )
A.22时 | B.6时 | C.10时 | D.2时 |
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②昼短夜长
③夜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④ P地当日日落为地方时17时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9.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 )
【小题2】下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

【小题1】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 )
A.只有地转偏向力 | 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
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来源 |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 B.地转偏向力 | C.摩擦力 | D.近地面风向 |
31.
读下图—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小题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 的说法,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箭头是 ( )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
A.①—②—③ |
B.①—④—② |
C.②—③—④ |
D.③—④—②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