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A城市目前正值12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按锋的类型划分,此图是________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夏季该锋面在我国北方可能位于气压场(单位:hPa)中的________ (代号abcd)位置。
(4)该锋面将于____________(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
(5)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1)按锋的类型划分,此图是________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夏季该锋面在我国北方可能位于气压场(单位:hPa)中的________ (代号abcd)位置。
(4)该锋面将于____________(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
(5)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2.单选题- (共18题)
2.
某地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中纬度,以南是高纬度,该地的地理位置是
( )
( )
A.(20°W,30°N) | B.(160°E,60°S) |
C.(20°W,30°S) | D.(160°E,60°N) |
3.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②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④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
①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②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高低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④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5.
请输入新增试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 )
【小题2】太阳黑子和耀斑( )

【小题1】太阳的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是( )
A.色球、日冕、光球 | B.日冕、色球、光球 |
C.光球、色球、日冕 | D.色球、光球、日冕 |
A.都发生在① | 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
C.都发生在②层 | 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
7.
南京青奥会,于 2014 年 8 月 16 日 20 时在中国南京开幕,8 月 28 日结束。南京青奥会是继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的又一个重大奥运赛事。右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 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生活在伦敦(零时区)的华侨收看青奥会开幕直播的当地时间为( )

【小题2】自南京青奥会开幕日一月内,地球公转速度( )
【小题3】南京青奥会开幕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中的( )
【小题1】此时,生活在伦敦(零时区)的华侨收看青奥会开幕直播的当地时间为( )

A.清晨 | B.中午 | C.下午 | D.傍晚 |
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 B.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
C.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 | D.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8.
下表为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小题2】甲、乙、丙三地所处纬度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小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甲乙 | D.丙乙甲 |
11.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图中 A、B 各层大气 的叙述正确是( )


A.A 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 |
B.A 层大气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显著 |
C.B 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
D.B 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 |
12.
2014 年 11 月“北京 APEC 会议”期间,水立方附近 PM2.5 浓度为每立方米 37 微克,接近一 级优水平,露出了久违的蓝天白云,被众人亲切的称为“APEC 蓝”。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APEC 蓝”的出现,得益于一些工厂停产,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 城市热力环流原理,你认为迁出企业最适合迁往下图中的哪个地点?
【小题2】郊区与市区相比,近地面( )
【小题3】据图分析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依次为(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②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④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小题1】“APEC 蓝”的出现,得益于一些工厂停产,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 城市热力环流原理,你认为迁出企业最适合迁往下图中的哪个地点?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气温高、气压低 | B.气温低、气压高 | C.气温低、气压低 | D.气温高、气压高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②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④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A.①一②一③一④ | B.①一③一②一④ |
C.①一④一②一③ | D.④一②一①一③ |
13.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 a 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小题2】图中字母 b 所示风带的风向正确的是( )
【小题3】下图 中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

【小题1】图中字母 a 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A.![]() | B.![]() | C.![]() | D.![]() |
A.![]() | B.![]() | C.![]() | D.![]() |
14.
【小题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环流模式出现时间为( )
下面两图中,图甲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② |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落后于曲线① |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所致 |
A.18时~次日7时 |
B.8时~当日16时 |
C.16时~次日8时 |
D.0时~次日12时 |
15.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小题2】到达地面的 A1 比大气上界的 A 少,与之无关的因素 是( )

【小题1】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 )
A.B1、C1 | B.A1、C1 | C.B1、B2 | D.B2、C2 |
A.太阳高度角大小 | B.海拔高度大小 |
C.云层厚薄 | D.白昼时间长短 |
16.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 B.日出前天已亮,日落后天不黑 |
C.夏季白天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 | D.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
17.
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圈环流的近地面除中纬度是西风外,高纬和低纬都是东风 |
B.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C.副热带下沉气流和副极地上升气流都是热力作用形成的 |
D.三圈环流包括低纬环流、高纬环流和季风环流 |
18.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 题。

【小题1】2013 年 11 月台风“海燕”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登陆时风速最高的超级台风。其强劲 风力及引起的风暴潮重创菲律宾,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图中各天气系统中,能表示“海 燕”成因的是( )
【小题2】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_ _地区的_ _现象。是由
_ (天气系统)影响形成的天气现象

【小题1】2013 年 11 月台风“海燕”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登陆时风速最高的超级台风。其强劲 风力及引起的风暴潮重创菲律宾,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图中各天气系统中,能表示“海 燕”成因的是( )
A.a | B.b | C.c | D.d |
_ (天气系统)影响形成的天气现象
A.长江中下游 梅雨 准静止锋 | B.黄河中下游 梅雨 锋面气旋 |
C.淮河中下游 梅雨 反气旋 | D.东南沿海 台风雨 准静止锋 |
3.填空题- (共2题)
20.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_ 波,B 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
(2) 图中 F 处叫_ _,地震波 A 完全消失,地震波 B 速度_ _并继续往深处传 播。这说明 F 面以上的 E 物质状态为__ 态,以下的 G 物质状态为液态。

(1) 图中 A、B 表示地震波,其中 A 表示_ 波,B 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
(2) 图中 F 处叫_ _,地震波 A 完全消失,地震波 B 速度_ _并继续往深处传 播。这说明 F 面以上的 E 物质状态为__ 态,以下的 G 物质状态为液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