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有保存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生物种类丰富。
材料二: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

(1)请简要描述图中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两个角度分析)。
(2)分析峨眉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材料一: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有保存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生物种类丰富。
材料二:下图为峨眉山及周边区域简图。

(1)请简要描述图中西部地区的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两个角度分析)。
(2)分析峨眉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10年)。

(1)描述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该流域城市体系(参考中心地理论)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并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材料二 下图是甲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反映的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10年)。

(1)描述甲河流域城市分布的特点,该流域城市体系(参考中心地理论)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并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
3.
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粤苏浙沪经济数据比较。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及交通线分布。

材料三 正在建设中的洋山港(属上海港管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口之一。临港新城是洋山港配套建设项目之一,离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距离只有几十千米。这里有上海第三大湿地保护区,植被繁茂。
(1)比较2010年,粤、苏、浙、沪四地进出口增长幅度最大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人均最高的地区。
(2)珠江三角洲特色农业是什么?并分析近年来,该农业规模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3)描述长三角与珠三角主要城市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洋山港要建设成为世界最大港口,其主要优势有哪些?
(4)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临港新城适宜引进哪些产业(举二项)并陈述理由。
材料一 2010年粤苏浙沪经济数据比较。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及交通线分布。

材料三 正在建设中的洋山港(属上海港管辖)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口之一。临港新城是洋山港配套建设项目之一,离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距离只有几十千米。这里有上海第三大湿地保护区,植被繁茂。
(1)比较2010年,粤、苏、浙、沪四地进出口增长幅度最大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人均最高的地区。
(2)珠江三角洲特色农业是什么?并分析近年来,该农业规模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3)描述长三角与珠三角主要城市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洋山港要建设成为世界最大港口,其主要优势有哪些?
(4)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临港新城适宜引进哪些产业(举二项)并陈述理由。
2.单选题- (共14题)
4.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流向为
【小题2】导致图中A、B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因素分别是

【小题1】图中河流流向为
A.自西北流向东南 | B.自东北流向西南 | C.自东南流向西北 | D.自西南流向东北 |
A.纬度、地形 | B.纬度、洋流 | C.洋流、地形 | D.地形、洋流 |
5.
等流时线是流域内的降雨汇流到该流域出口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下图示意某流域等流时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干流的流向是
【小题2】图中虚线L可能是

【小题1】该河干流的流向是
A.先流向西,再流向北 |
B.先流向南,再流向东 |
C.西北流向东南 |
D.东南流向西北 |
A.等高线 | B.交通线 | C.山谷线 | D.山脊线 |
7.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 -1)日。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为( )

【小题1】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
A.90°E,6:00 | B.90°W,6:00 |
C.90°E,18:00 | D.90°W,18:00 |
A.m 日 22 点 | B.m 日 8点 |
C.(m-1)日 14 点 | D.(m-1)日 8 点 |
8.
若西雅图(西八区。当地采用夏令时,即比区时提早1小时的时间)时间4月18日10时50分。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 )
【小题2】此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西雅图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 )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4月18日1时50分 | B.4月18日18时50分 |
C.4月19日1时50分 | D.4月19日2时50分 |
A.20°W向东到2°30′E | B.20°W向东到92°30′E |
C.2°30′E向东到92°30′E | D.92°30′E向东到160°E |
9.

【小题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小题2】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 惊蛰到立夏 B. 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
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小题2】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 惊蛰到立夏 B. 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
10.
【小题1】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
【小题2】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北京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为北京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
A.向西北 | B.向东北 | C.向西南 | D.向东南 |
A.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 | B.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 |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 | D.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 |
11.
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据此下列各小题。
【小题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小题2】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小题3】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小题1】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0时 正北 | B.6时 正东 | C.12时 正南 | D.18时 正西 |
A.3月31日前后 | B.6月11日前后 | C.7月3日前后 | D.9月12日前后 |
A.0° | B.12.5° | C.22° | D.34.5° |
12.
下图是北半球极昼面积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节气判断正确的是( )
【小题2】图示日期中当北半球极昼面积接近0的时候,江苏各地( )

【小题1】图示节气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春分 | B.乙——夏至 | C.丙——秋分 | D.丁——冬至 |
A.昼短夜长 | B.昼长夜短 |
C.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
13.
下图中OP、OQ分别表示某地二至日的正午树影长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的纬度位置为( )
【小题2】该地树影最长的日期( )

【小题1】当地的纬度位置为( )
A.0° | B.11°S | C.20°N | D.67°S |
A.当地昼短夜长 | B.南欧正值雨季 | C.华北落叶纷飞 | D.北极极光绚丽 |
15.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OP线两侧日期不同,则北京时间可能是( )
【小题2】有关图示内容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小题1】如果OP线两侧日期不同,则北京时间可能是( )
A.6时 | B.7时 | C.17时 | D.24时 |
A.P点的纬度不低于66.5° | B.此日北京的太阳可能从东南方升起 |
C.M地昼长大于N地 | D.P点的昼长为24小时 |
17.
下图为“不同纬度昼长年变化幅度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纬度最大昼长为13小时 |
B.乙纬度昼长年变化幅度为23小时 |
C.甲纬度最晚日落时间为当地21:15 |
D.乙纬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43.5°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