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中A—I各字母表示美国本土农业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反映出的美国农业特点是________
(2)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字母______处。C和F两农业带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其收获期是否相同?_____;D农业带名称为_____,C、D、F三个农业带合称为美国的______农业。

(1)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反映出的美国农业特点是________
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 B.农业一体化 |
C.农业高度机械化 | D.农业集约化 |
2.
黄河全长5464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流域开发的思路与田纳西河相似,对水能资源进行 开发。丙河段易形成“ 河”,除了该河段地形因素外,乙处河段 严重,带来大量泥沙也是重要原因。
(2)黄河流域能源资源丰富,上、中、下游的优势能源分别是 、 和 。
(3)黄河流域乙河段中,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黄河流域乙河段中,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4)黄河流域要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能源产业上应做的调整是什么?

(1)甲流域开发的思路与田纳西河相似,对水能资源进行 开发。丙河段易形成“ 河”,除了该河段地形因素外,乙处河段 严重,带来大量泥沙也是重要原因。
(2)黄河流域能源资源丰富,上、中、下游的优势能源分别是 、 和 。
(3)黄河流域乙河段中,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黄河流域乙河段中,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4)黄河流域要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能源产业上应做的调整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0题)
5.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 )
【小题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小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是( )
A.土地沙漠化 | B.土地盐碱化 | C.水土流失 | D.酸雨 |
A.区域性 | B.整体性 | C.差异性 | D.独立性 |
6.
流域的开发应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小题2】依靠充足的电力供应,田纳西河流域适合发展( )

【小题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 B.水资源综合开发 |
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 | 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
A.航空航天制造业 | B.微电子工业 | C.汽车制造业 | D.炼铝工业 |
10.
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小题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冻融作用 | D.盐碱化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 |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
D.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
11.
我国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水源保护区 |
B.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需要大力扶持 |
C.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开发 |
D.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 |
12.
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上游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小题2】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 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小题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上游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小题2】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D. 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15.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 )
①乡村地域 ②自然地域 ③城镇地域 ④人文地域
【小题2】与乡村地域相比,城镇地域的特点是( )
【小题3】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通常情况下,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 )
【小题1】从总体上看,一个区域大致上可划分为( )
①乡村地域 ②自然地域 ③城镇地域 ④人文地域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A.范围较大 | B.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
C.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 D.是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
A.点状 | B.线状和网络状 | C.面状 | D.岛状 |
17.
读我国不同省区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面积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为( )
【小题2】内蒙古该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小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最可能为( )
A.沙漠化 | B.红漠化 | C.森林锐减 | D.石漠化 |
A.流水侵蚀 | B.盐碱化 | C.冻融作用 | D.风力侵蚀 |
18.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的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下列区域中,具有明确界线的是(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江汉平原 ⑤北京市
【小题1】下列关于区域的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
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
C.区域之间差异性明显 |
D.区域之间相互独立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江汉平原 ⑤北京市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⑤ |
19.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

【小题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小题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小题1】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 B. 气候变暖 C. 排水造田 D. 黄河来水量减少
【小题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1.
下列选项中,属于区域工业化发展阶段特点的是( )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
C.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
3.选择题- (共2题)
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分别以M,N为圆心,以大于 {#mathml#}{#/mathml#} 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③作AP射线,交边CD于点Q,若DQ=2QC,BC=3,则平行四边形ABCD周长为{#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