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下图为“太阳照射地球局部地区示意图”,图示所跨经度范围为180°。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示的区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日期最接近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 日,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是 。
(2)A地的经度是 。该日,A地的昼长是 小时,A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
(3)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4)图示时刻,A、B两地各有一位游客对太阳进行观察。比较两地的太阳高度及其方位。
(5)将上图转画到下图中。要求:在下图的左图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一组斜线表示图示时刻的黑夜范围;在下面右图中画出180°经线,并用一组斜线表示此时新的一天的范围。

(1)图示日期最接近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 日,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是 。
(2)A地的经度是 。该日,A地的昼长是 小时,A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
(3)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4)图示时刻,A、B两地各有一位游客对太阳进行观察。比较两地的太阳高度及其方位。
(5)将上图转画到下图中。要求:在下图的左图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一组斜线表示图示时刻的黑夜范围;在下面右图中画出180°经线,并用一组斜线表示此时新的一天的范围。

2.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读图,比较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并分析降水差异的原因。
埃及的亚历山大、伊拉克的巴格达、我国的拉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气候却有明显的差异。
(1)读“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及“四城市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写出A、B、C、D分别代表的四城市的名称。

(2)读图,比较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并分析降水差异的原因。
3.
下面两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该日(6月1日)绿洲和邻近荒漠气象要素的差异,包括气温、气温日较差、风速、风速日变化等。
(2)说明该日绿洲和邻近荒漠气温变化趋势的共同之处。
(3)根据上述现象,概括绿洲植被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

(1)比较该日(6月1日)绿洲和邻近荒漠气象要素的差异,包括气温、气温日较差、风速、风速日变化等。
(2)说明该日绿洲和邻近荒漠气温变化趋势的共同之处。
(3)根据上述现象,概括绿洲植被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
4.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判断该海域洋流(虚线所示)的流向和性质,并说明理由。该洋流最有可能出现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的哪一个海区?
(2)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
(3)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1)读图1,判断该海域洋流(虚线所示)的流向和性质,并说明理由。该洋流最有可能出现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的哪一个海区?
(2)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
(3)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说明冰岛处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以及板块的边界类型。

(2)解释冰岛火山喷发现象。
(3)说明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喷出岩)的特点。
(4)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5)根据“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说明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地气系统能量转换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地表昼夜温差的影响。

(6)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2010年4月,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说明冰岛处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以及板块的边界类型。

(2)解释冰岛火山喷发现象。
(3)说明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喷出岩)的特点。
(4)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5)根据“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说明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地气系统能量转换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地表昼夜温差的影响。

(6)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6.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热交换,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并据此概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2.单选题- (共11题)
7.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最大海拔高度可以达到
【小题2】图中陡崖的高差可能是
【小题3】对流层大气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图中两山峰气温差的取值范围为

【小题1】图示地区的最大海拔高度可以达到
A.1200米 | B.1201米 |
C.1399米 | D.1400米 |
A.101米 | B.198米 | C.398米 | D.601米 |
A.0℃~1.2℃ | B.1.2℃~2.4℃ | C.2.4℃~3.6℃ | D.0℃~2.4℃ |
8.
右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左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小题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5中的

【小题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 7月1日06时 | B.东北 7月1日06时 |
C.东北 1月1日12时 | D.东南 1月1日12时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9.
太阳高度在正午时达到一天的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小题2】北半球某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小题1】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A.总有某一时刻能达到90° | B.任何时候都不能达到90° |
C.若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就能达到90° | D.无法判断是否能达到90° |
A.47° | B.43° | C.23°26′ | D.21°34′ |
10.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小题2】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小题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 B.印度低压 |
C.阿留申低压 | D.夏威夷高压 |
A.15° | B.105° |
C.195° | D.285° |
11.

【小题1】假设热带气旋由实线位置Ⅰ向西运动到虚线位置Ⅱ,甲地风向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小题2】南半球发生热带气旋次数明显少于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环流,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的统称。下图中,圆圈表示热带气旋中心,直线表示北半球甲地所在的纬线。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假设热带气旋由实线位置Ⅰ向西运动到虚线位置Ⅱ,甲地风向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由东风转为西风 | B.由西风转为东风 |
C.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 | D.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 |
A.南半球海洋面积大 | B.南半球海水温度低 |
C.南半球洋流类型少 | D.南半球海岸线平直 |
12.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反气旋频繁过境 |
B.受沿岸寒流影响 |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
A.风力堆积 |
B.风力侵蚀 |
C.流水堆积 |
D.流水侵蚀 |
13.
圣劳伦斯河(下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下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 2个月 B. 3个月 C. 4个月 D. 5个月
【小题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小题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小题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 2个月 B. 3个月 C. 4个月 D. 5个月
【小题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小题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
有一支自南向北流的洋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则
【小题2】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则其位于
【小题1】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则
A.该洋流流经地区可能形成重要的渔场 |
B.该洋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
C.该洋流一定是日本暖流 |
D.该洋流使北极地区变得更冷一些 |
A.北半球热带和副热带海区的大陆东岸 |
B.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东部 |
C.南半球热带和副热带海区的大陆西岸 |
D.南半球热带和副热带海区的大洋西部 |
15.
下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自然状态下某河流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河段往往位于河流的
【小题3】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
B.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
C.甲、乙、丙三地中,甲地侵蚀作用最强 |
D.甲、乙、丙三地中,乙地堆积作用最强 |
A.上游 | B.中游 | C.下游 | D.入海口 |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6.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小题2】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洼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小题1】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 B.孤立的黄土丘 |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洼处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7.
【小题1】月全食发生时的农历日期是
【小题2】月全食复圆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大致在
【小题3】月全食当天
2014年10月8日,我国观测到一次月全食天象。北京时间17时14分初亏,20时35分复圆。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月全食发生时的农历日期是
A.九月初一 | B.九月十五 |
C.十月初一 | D.十月十五 |
A.东方地平线附近 | B.东南方 | C.正南方 | D.西南方 |
A.潮汐现象特别明显 |
B.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
C.受月全食影响,太阳活动达到最小值 |
D.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成一直线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