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题文)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________和________。
(2)增大甲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1)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________和________。
(2)增大甲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2.
(题文)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千米,水位为3 193.8米。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千米,水位上升了0.35米。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高盐度的原因。
(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材料一 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千米,水位为3 193.8米。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千米,水位上升了0.35米。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高盐度的原因。
(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2.单选题- (共7题)
4.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曲线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小题2】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曲线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植被覆盖率降低 |
B.城市热岛效应 |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
D.天然调蓄能力强 |
5.
下图为“我国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的是()
【小题2】下列属于能增加该流域年降水量的人类活动是()

【小题1】如果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的是()
A.大气降水量增加 | B.地表径流量增加 |
C.水汽输送量增加 | D.地下径流量增加 |
A.伐木樵采 | B.平整土地 |
C.修建梯田 | D.修建水库 |
6.
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小题2】该流域位于()

【小题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 | B.冰川融水 |
C.湖泊水 | D.地下水 |
A.温带季风气候区 |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
C.热带沙漠气候区 | D.地中海气候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