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28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下图),该地年降水量不足30mm,蒸发量却高达2000mm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

材料二 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南侧不远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
(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池盐层的形成过程。
2.
下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渔场的成因。
(2)M、N洋流的名称
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写出水循环的四个环节。
(2)若该地区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则其可能埋藏于图中__________(甲、乙、丙、丁)处。并说明乙处顶部的应用有哪些?
(3)形成乙处沟谷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9题)

4.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B.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C.海陆分布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状况不同
5.
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B.
C.D.
6.
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   )
A.B.
C.D.
7.
对我国东部地区夏季天气影响最大的气压中心是( )
A.赤道低气压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
C.西伯利亚高压D.副极地低气压
8.
下列河岸(①②③④代表河岸的位置,箭头表示水流方向)中,冲刷严重的是(   )
A.B.
C.D.
9.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日月升落B.极昼极夜C.月相变化D.四季转换
10.
水圈的特点是(   )
A.连续、规则B.不连续、不规则
C.不连续、规则D.连续、不规则
11.
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
A.南回归线B.北回归线C.北极圈D.南极圈
12.
读图可知,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由八颗行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组成的
B.水星属于类地行星
C.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金星
D.火星属于巨行星
14.
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
A.对部分地区长波通信造成影响
B.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C.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出现异常变化
D.影响地震、水旱灾害等的发生
15.
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C.水能
D.生物圈内的生物能
16.
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二月,海南岛已进入春耕播种时节,而黑龙江仍是一片冰天雪地
B.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左岸泥沙淤积
C.中国球迷在清晨观看美国当地晚间篮球赛的电视直播
D.—日内学校操场旗杆影子长度要变化
17.
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到夏至日B.夏至日到秋分日
C.秋分日到冬至日D.冬至日到春分日
18.
上海中心城区的年降水量一般高于郊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心城区(  )
A.建筑密集,上升气流强B.绿化面积不断扩大
C.空气质量不断改善D.大气中固体尘埃含量低
19.
可能给北京冬季带来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
A.B.
C.D.
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共有4个高气压带、4个低气压带
B.低气压带均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C.副热带高气压带由动力因素形成
D.全球有3个风带
21.
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2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中所描述说明我国北方冬季风(   )
A.势力弱,影响时间长B.势力强,影响时间短
C.势力弱,影响时间短D.势力强,影响时间长
23.
塔里木盆地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
①海陆间循环    ②海上内循环 ③陆地内循环
A.①B.②C.③D.①③
24.
有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副热带海区的大洋环流方向,在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
B.北半球大洋东岸不都是暖流,南半球大洋东岸都是寒流
C.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环流方向与南半球中低纬洋流环流方向不一致
D.北半球大陆东岸都是暖流,南半球大陆西岸都是寒流
25.
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   )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
B.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
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
D.夏秋季节,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
26.
能够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补充、更新的环节是(   )
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
27.
与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有关的洋流是(   )
A.巴西暖流和秘鲁寒流
B.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
D.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
28.
下列四幅图地貌景观图中,因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9.
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太阳辐射无关
B.只发生在岩石圈内部
C.促进了三大类岩石之间的直接转化
D.塑造了地表形态
30.
下列叙述中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A.地球的岩石圈是一块整体
B.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C.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和海沟
D.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形成的
31.
下列词语能准确表达地震对山区地表形态的改变的是(   )
A.水滴石穿B.沧海桑田C.积土成山D.山崩地裂
32.
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3.选择题(共3题)

3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blank#}1{#/blank#}无人烟  {#blank#}2{#/blank#}然泪下    生死{#blank#}3{#/blank#}关     血肉{#blank#}4{#/blank#}糊

34.

《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                         ②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史实

③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没有价值                     ④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


35.用化学用语填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