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每空2分)
(2)岩石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和_______,由坚硬的_________组成。在莫霍界面下,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将_______,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___________。地球外部圈层之间__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蛟龙”号采集到样本的位置处于地球的_______(圈层)。
材料一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17年6月5日,“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了2017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7次下潜,这也是本航段截至目前采集生物样品最多的一次下潜。此次下潜共取得近底海水16升,变质岩53.8千克,海参3只、海星1只、海绵1只、海蛇尾3只、未知物种1只。
(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2)岩石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和_______,由坚硬的_________组成。在莫霍界面下,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将_______,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___________。地球外部圈层之间________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蛟龙”号采集到样本的位置处于地球的_______(圈层)。
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右图所示,此时为北半球_______(节气),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
(2)右图中A、C、D、E四地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日C点昼长约为_______时。
(3)右图中E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时,此日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4)右图所示节气对应左图中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是_______ (填数字)。南充地区将在2019年1月中旬举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期间,地球所在位置是右图中_______之间(填数字)。
(5)左图中地球公转从④到①期间,南充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1)如右图所示,此时为北半球_______(节气),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
(2)右图中A、C、D、E四地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日C点昼长约为_______时。
(3)右图中E点的日出时间为_______时,此日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
(4)右图所示节气对应左图中地球公转所在的位置是_______ (填数字)。南充地区将在2019年1月中旬举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期间,地球所在位置是右图中_______之间(填数字)。
(5)左图中地球公转从④到①期间,南充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O地( )
【小题2】图中A地此日的昼长为( )

【小题1】图中O地( )
A.位于晨线上 | B.位于昏线上 |
C.当地时间为12时 | D.当地时间为18时 |
A.0时 | B.12时 | C.18时 | D.24时 |
5.
百年最亮彗星——“世纪彗星”ISON在2013年11月28日抵达近日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中可以看出,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地距离决定了( )
【小题2】图中彗星于2013年11月28日抵达近日点附近,此日( )

【小题1】由图中可以看出,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地距离决定了( )
A.地球有适宜的大气 | B.地球上有海洋存在 |
C.地球有土壤存在 | D.在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 |
A.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减慢 | B.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慢 |
C.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快 | D.地球的公转速度在逐渐加快 |
6.
读“某地昼长季节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反映的地点位于( )
【小题2】下列日照图所示日期与图中A点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 )

【小题1】该图反映的地点位于( )
A.北极点 | B.北极圈 | C.南极点 | D.南极圈 |
A.![]() | B.![]() | C.![]() | D.![]() |
8.
【小题1】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
③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④地热资源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
C.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
③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④地热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9.
读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期中考试期间(10月29日--10月30日),太阳直射点情况( )
【小题2】在未来的三个月,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

【小题1】期中考试期间(10月29日--10月30日),太阳直射点情况( )
A.直射点位于①-②之间,并向北移动 | B.直射点位于②-③之间,并向南移动 |
C.直射点位于③-④之间,并向南移动 | D.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并向南移动 |
A.变快 | B.变慢 | C.不变 | D.先快后慢 |
10.
李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李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该岛的经度为( )
【小题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
【小题1】李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该岛的经度为( )
A.150°E | B.30°E | C.150°W | D.30°W |
A.东十区 | B.东二区 | C.西十区 | D.西二区 |
11.
我国青藏高原是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①离太阳最近,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薄
②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④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
①离太阳最近,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薄
②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④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2.
【小题1】地震发生时,当地区时为( )
【小题2】地震发生时,地球上处于9月27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9月27日0时36分在智利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1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40.75度,西经71.99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地震发生时,当地区时为( )
A.9月26日11时36分 | B.9月27日11时36分 |
C.9月26日16时24分 | D.9月27日16时24分 |
A.1/4 | B.1/24 | C.7/24 | D.5/24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