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7426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2

1.综合题(共5题)

1.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图甲中虚线 a、b 表示等压面)。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面     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并请在图甲中实线上用箭头将热力环流补充完整。
(2)图 甲中 B、C 两地温度较高的是     地,气压较高的是     地,易形成降雨的是      地。
(3)图乙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 。
2.
读甲、乙、丙、丁四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风向, 气压梯度力)

(1)甲图表示______半球的_________旋,丙图表示___________半球的____________旋。
(2)气旋的中心以________气流为主,天气现象为:____________。反气旋的中心以____________气流为主,天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填甲、乙、丙、丁中的一个)控制下,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7月至8月出现伏旱天气现象。
3.
下图为台风活动中的两张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4日至15日期间台风中心气压值变_______,等压线变_______,风力______,台风势力________。
(2)图中所示时期_______(选择填空)。
A.台风发源于西北太平洋B.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
C.香港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D.菲律宾柑桔园损失严重
(3)台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读北半球某地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控制下,其天气特点是________。影响B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天气系统的控制下,B处可能出现________天气。
(2)C、D、M、N四处中发生降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E、F两点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4)E点的风向________。
(5)比较E、F、M、N四地气压大小:________。
5.
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图中I对地面起到________作用。 
(3)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_____。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2.单选题(共28题)

6.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大气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太阳辐射
7.
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都是空气遇冷下沉堆积形成的
B.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的
C.高、中、低纬度近地面风向与高空风向都是正好相反的
D.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都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都较少
8.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B.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水汽、杂质含量极少,云、雨现象近于绝迹D.厚度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小题2】有关大气中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氮、氧、二氧化碳是干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C.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D.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9.
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A.B.C.D.
10.

   我国东部的锋面移动异常,往往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联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入冬以后,A锋面往往会使我国北方普降大雪,而后带来“雪后寒”,则下列原因中不属于产生“雪后寒”的是
A.积雪融化吸热B.新雪反射率高
C.地形平坦,有利于冷空气停留D.雪后受冷空团气控制
【小题2】当B锋面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
【小题3】下列天气系统的示意图中可以表示A锋面的是
A.B.
C.D.
11.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地球表面受热不均B.陆地与海洋的差异
C.地势地形的差异D.水平气压梯度力
12.
右手握拳,大拇指垂直向上,表示垂直气流方向,其余四指表示水平气流方向。该方法表示的是(  )
A.北半球的气旋B.南半球的气旋C.北半球的反气旋D.南半球的反气旋
13.
下列关于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你认为可能的是(  )
A.因为人类具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健康将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B.全球变暖只会对低纬度地区的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C.全球变暖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还会使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
D.全球变暖只会对高纬度地区的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14.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B.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15.
2016年12月26日,超强台风“洛坦”登陆菲律宾,该国多地因暴雨发生洪灾。图中曲线a、b、c、d表示“洛坦”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是(  )
A.aB.bC.cD.d
16.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混浊的现象。我国一般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称雾霾天气。自2013年1月上旬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发生大范围雾霾天气。哪一天气系统的出现会使我国雾霾天气从南向北开始消退(  )
A.冷锋B.暖锋C.反气旋D.气旋
17.
下列天气现象或谚语中与冷锋活动有关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B.春末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C.台风云娜带来的暴雨D.一场春雨一场暖
18.
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1~2.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冰川退缩 
②冻土融化 
③气候更加适宜生物生长,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 
④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可以增加降水,减少干旱
C.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
D.全球升温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小题3】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沿海台风发生次数会减少
B.西部、北部温暖地区降水量可能增加
C.春夏季节许多地区的干旱会减轻
D.海平面上升,城市缺水状况将得到缓解
19.
有一则关于长沙的天气资料:前两天天高云淡,气温较低,第三、四天云量逐渐增多,云层加厚,出现连续性降水,第五天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据此完成下题。
影响长沙地区这次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B.C.D.
20.
下列与快行冷锋活动有关的天气是(  )
①北方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②江淮流域的梅雨天气
③冬半年贵阳出现的阴雨天气 ④东北平原夏季的暴雨天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1.
形成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基础条件是(  )
A.热量B.水分C.地形D.海陆分布
22.
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小题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①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③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23.
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 (    )
A.青藏高原B.死海
C.马里亚那海沟D.贝加尔湖
24.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

【小题1】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B.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形成大量热量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小题2】有关该城市热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
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D.晴朗的一天中热岛强度有两个峰值
【小题3】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B.热岛强度中午小主要受近地面增温影响
C.阴天温室效应弱造成热岛强度低D.热岛强度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25.
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能带来一些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粮食产量会提高
B.能源消耗总量减少
C.有利于美国小麦区的农业生产
D.南极冰川融化,淡水资源增多
26.
受反气旋影响一般出现(  )
A.阴雨天气B.多云天气C.晴朗天气D.云雾天气
27.
下图为浙江省某日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影响浙江省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锋面B.气旋C.高压D.台风
【小题2】受此次降水影响,浙江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B.滑坡C.洪涝D.地裂缝
28.
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气候类型有(  )
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温带草原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9.
杭州西湖边的居民,一天里能感受到风向的变化。以下示意图,正确表示西湖边空气运动变化的是(  )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30.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小题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
A.对流层B.平流层
C.中间层D.热层
【小题3】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时,其与基站的通讯设备发生异常现象,该层可能是 (  )
A.臭氧层B.电离层C.对流层D.热层
31.
下图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32.
下列关于梅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梅雨是受准静止锋控制形成B.梅雨持续时间一般为两个月
C.暖锋移动缓慢会形成梅雨D.冷锋势力弱会形成梅雨
33.
以下地区降水类型主要由暖锋造成的是(   )
A.北方夏季的暴雨B.江淮地区的梅雨
C.长江流域的对流雨D.清明时节雨纷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