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公里。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 2400 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 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 1mm,被称为世界旱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公里。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 2400 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 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 1mm,被称为世界旱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
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说明南亚冬夏季盛行风向:冬季__________风;夏季__________风。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因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__________。
(3)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气候。

(1)根据图说明南亚冬夏季盛行风向:冬季__________风;夏季__________风。
(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因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__________。
(3)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_气候。
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我国一艘远洋货轮计划从广州运一批货物到非洲东海岸的内罗毕,若考虑时效性和经济效益,选择在哪个季节出发较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西欧的乙国受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
(4)丙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______)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倡议。“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贯穿亚欧大陆。

(1)甲地的主要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_。
(2)我国一艘远洋货轮计划从广州运一批货物到非洲东海岸的内罗毕,若考虑时效性和经济效益,选择在哪个季节出发较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西欧的乙国受大气环流和洋流影响,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
(4)丙海域夏季渔业资源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______)
A.秘鲁渔场 | B.北海道渔场 |
C.舟山渔场 | D.纽芬兰渔场 |
2.单选题- (共26题)
5.
“七下八上”是指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气象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多雨时期。读中国雨带进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与“七下八上”多雨期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与“七下八上”多雨期密切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
B.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
C.阿留申低压 |
D.江淮准静止锋 |
6.

【小题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小题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A.16时至次日8时 | B.18时至次日6时 | C.8时至16时 | D.6时至18时 |
8.
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回答问题。

关于a、b两图中,对应的季节和气压中心切断气压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a、b两图中,对应的季节和气压中心切断气压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夏季 印度低压中心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 |
B.a图表示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 |
C.b图表示夏季 冰岛低压中心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 |
D.b图表示冬季 阿留申低压中心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 |
10.
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温被”。大气能对地表产生保温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将其传给地面 |
B.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将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 |
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等方式将太阳辐射传给地面 |
D.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 |
11.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示洋流甲沿岸的景观为

【小题1】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北移有关 |
B.乙洋流出现于8月份 |
C.丁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 |
D.丙洋流属于补偿流 |
A.热带雨林 | B.热带荒漠 |
C.热带草原 |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12.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大气中
【小题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14时,主要和图示哪个环节有关

【小题1】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 B.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使②增强 |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弱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3.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下图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 B.①④②③ |
C.②④①③ | D.①④③② |
14.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甲时期→丁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甲时期→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读图回答问题。

丁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甲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丁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甲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
B.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
C.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 |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
16.
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聚落分布情况。图中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
B.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
C.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
D.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
17.
美洲西海岸的智利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②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③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④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①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②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③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④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
下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地,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T夏<18℃ | B.T夏>18℃ |
C.T冬≤18℃ | D.T冬≤0℃ |
22.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
D.丙地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
24.
读木桶效应图(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 水力资源 | B.山东——气候资源 |
C.黑龙江——矿产资源 | D.内蒙古——水资源 |
27.
下图为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小题2】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 | B.乙→甲→丁→丙 |
C.丁→甲→丙→乙 | D.丁→甲→乙→丙 |
A.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 B.乙阶段环境人口容量最大 |
C.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 | D.丁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
28.
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其主要考虑因素是( )
A.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导致人口快速增长 | B.限制城市外来人口,鼓励农民工回乡务农 |
C.控制常住人口可以解决城市交通与环境问题 | D.北京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有限,维持合理人口容量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