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实验中学2018-2019年高一上期末地理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2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5年前发射的“朱诺”号探测器到达木星云层上方4 200公里处,正式拜谒太阳系“行星之王”——木星,“朱诺”木星探测器是从美国东南佛罗里达半岛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的。
材料二 木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体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
(1)“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措施?
(2)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
(3)美国为什么选择在佛罗里达州建航天发射基地?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各地气候特征千差万别。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简图。下表是甲、乙两城市夏季气温和降水的统计资料。
 
(1)读表比较甲、乙两城市夏季气候特征的差异。
(2)从气压带风带和洋流两方面,分析甲、乙两城市夏季降水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3)从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和天气状况的角度,分析乙城市夏季气温较低的原因。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和 ____;
(2)甲地形成山地的原因是什么?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 循环,其中 ②环节是指_________。
(5)简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
读南美洲自然带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美洲大陆西岸自然带的分布以________的变化为基础,体现出_________规律。 
(2)说出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3)分析乙地热带雨林带的形成原因。
(4)从气候、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单选题(共16题)

5.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小题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导演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16时至次日8时B.18时至次日6时C.8时至16时D.6时至18时
6.
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 ℃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是岩浆    (  )
A. 高温变质
B. 侵入冷凝
C. 高压成岩
D. 喷出冷却
【小题2】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  )
A. 风蚀作用
B. 水蚀作用
C. 溶蚀作用
D. 风化作用
7.
   北京时间2018年1月18日3时,北京的赵刚同学到达莫斯科(东3区),参与国际学生交流。读“时区划分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莫斯科相比,北京
A. 自转角速度慢 B. 自转线速度快 C. 公转速度慢    D. 地方时晚
【小题2】赵刚同学到达莫斯科时,当地时间为
A. 17日22时 B. 18日22时 C. 17日8时 D. 18日8时
8.
2018年2月19日,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发生本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爆发。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本次锡纳朋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    (  )
A.地壳B.岩石圈C.软流层D.地核
【小题2】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其位于    (  )
A.板块交界处B.板块内部C.海陆交界处D.海洋内部
9.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市场推销本产品,下列四地中,何地推销难度相对最大
A.拉萨B.成都C.乌鲁木齐D.北京
【小题2】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B.海拔高,距太阳近
C.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D.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10.
2018年春运比往年来得晚了一些。铁路春运将在北京时间2月1日拉开帷幕,直至3月12日结束。读“太阳光照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右图中,郑州昼长夜短、昼变短的时段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小题2】春运期间
A.太阳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B.郑州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南极圈以内极夜范围变大D.郑州正午物影逐渐变长
11.
2018年1月17日早晨,江苏多地遭到浓雾锁城,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部分高速封闭。读“浓雾中的城市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浓雾中能看见汽车红色尾灯,是因为红光
A.释放能量最高B.容易被反射C.不易被吸收D.不易被散射
【小题2】受浓雾影响
A.白天①增强B.白天②减弱C.夜晚③减弱D.昼夜温差增大
12.
下图为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信风带的代号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是
A.①和④B.②和③
C.③和④D.②和④
13.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如果陆地上的植被遭到破坏,会导致水循环
A.②环节加强B.④环节减小
C.⑤环节季节变化变大D.③环节季节变化变小
14.
读世界部分地区的洋流模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大洋环流可能位于
A.北大西洋中低纬海区B.北大西洋中高纬海区
C.南太平洋中低纬海区D.北太平洋中高纬海区
【小题2】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②对沿岸热带雨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B.①处有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C.洋流④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增温增湿的影响
D.顺着洋流③航行,可以从南美洲到澳大利亚
15.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小题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D.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16.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科罗拉多大峡谷岩壁的岩石从成因来看多属于(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对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所起作用最大的外力作用是(  )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
17.
关于该山体(图)的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山体所处地区气候一定是温带季风气候
B.植被垂直变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降水
C.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18.
地球之肺正走向窒息:NASA卫星照显示,巴西亚马逊雨林已千疮百孔。并导致全球气候异常。读“1984年和2011年亚马逊流域雨林变化对比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异常,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特殊性D.地域性
【小题2】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剧自然灾害B.破坏生态系统C.淹没沿海低地D.降低雪线高度
19.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聚落分布景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交通B.地形
C.水源D.气候
【小题2】该地交通线    (  )
A.密集B.呈网状分布
C.呈“之”字形D.平直
20.

   近年来,“APEC蓝”、“阅兵蓝”、“两会蓝”时常见于媒体头条,久违的蓝天让人们倍感亲切,但同时也反映出目前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某某蓝”的出现,得益于一些工厂停产,部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力环流原理,你认为迁出企业最适合迁往图5中的哪个地点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某某蓝”的出现说明雾霾是可以治理的,下列治理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实施汽车单双号限号通行B.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D.增加大气除尘装置,净化空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