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1.4地球的圈层结构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7408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

2.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____(横、纵)波,可以通过________(固、液、气)传播.其中B表示________ 波,其传播速度较________。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地震波的变化是________,F表示________界面。   
(3)图中 C表示________ E表示________。   
(4)岩石圈是指________。
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研究主要是依靠________.   
(2)写出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界面;②________界面;③曲线代表________;④曲线代表________。

2.单选题(共13题)

4.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A.地震波速度的变化B.温度的变化
C.内部压力的变化D.物质温度的变化
5.
根据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思考,当陆地上发生地震时,在震中的人们一般会感到(  )
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D.只上下颠簸
6.
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B.生物圈包含水圈、大气圈全部
C.大气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D.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小题2】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喜马拉雅山B.内蒙古高原C.四川盆地D.太平洋
7.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
A.6千米B.17千米C.33千米D.60—70千米
8.
图3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17题。

关于图3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D合为岩石圈
D.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G
9.
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他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回答题:

在她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  )
A.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
B.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
C.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壳
D.地壳—地幔—地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
10.
到目前为止,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手段,主要来自(  )
A.电磁波B.地震波
C.声波D.海底影像
11.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28.1°N,103.6°E)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关于本次地震的震源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幔内B.在下地幔内C.在地核内D.在岩石圈内
12.
下图是“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水圈的范围为地球上被水和冰雪所占有或覆盖而构成的圈层;生物圈的范围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所示的圈层①、②、③分别是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3.
2016年2月6日早晨3时57分,台湾高雄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当地已有多幢大楼倒塌,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莫霍面B.岩石圈
C.下地幔D.软流层
14.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  )
A.5千米处B.17千米处
C.33千米处D.2900千米处
【小题2】该地可能位于(  )
A.北京B.新德里
C.南极点D.太平洋
【小题3】关于图中表示的地震波及判断理由都正确的是( )
A.横波 传播速度较慢B.纵波 传播速度较慢
C.纵波 传播速度较快D.横波 传播速度较快
15.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软流层B.下地幔C.图中D层D.图中G层
16.
我们的气象工作者经常利用气象气球来获取一定方面对流层的气象数据,在下列各地点中,气象气球上升高度最高的是(   )
A.0°B.30°N
C.60°ND.90°N

3.选择题(共2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围绕“依法治理污染,建设美丽中国”,某校高J(2)班学生搜集了以下信息:

材料一:①多地地方政府出台环境政策法规,以改善生活环境。北京市制定《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2016年2月湖北省环保厅公布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②近年来,环保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确实呈逐年上升态势。2015年7月武汉市治庸办通报,武汉电视问政聚焦城乡生态环境,共曝光20个问题,29名相关官员被问责。③从2015年1月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管职责,对于不认真履职的官员采取引咎辞职的制度;同时确立包括公众和舆论监督、法律监督等多重监督方式,集全社会之力共同保护环境。④为加强环境执法,陕西商洛市商州区环保局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核心,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执法队伍建设。

材料二:治理环境污染,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治理力度、企业积极肩负起治污的社会责任,更需要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少开车、少用一次性物品,与政府协同治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18.找出错误并改正。{#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